首页 / 电竞头条 / 综合 / 正文

《黄帝内经》,《易经》,为什么千百年来没什么变化,没有与时俱进?

时间:2020-02-21 04:32:10 来源:球头条问答 作者:

《易经》揭示万物变化所有规律,

《黄帝内经》揭示生病的规律和调理的方法。

《易经》运用阴阳对立统一,最早用排列组合揭示万物变化所有规律→离不开8×8=64卦→64种变化规律!

现代人用计算机来推演《易经》64卦是准确无误。

一个在5000年前揭示世界万物变化所有的规律,这是《易经》存在并且不断推向世界不衰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所在。

现在不管是谁的哲学,谁提出的什么规律,都没有《易经》涵盖的全面,因此被有识之士用做必读之圣书。

《黄帝内经》是在《易经》阴阳五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揭示人生病的原来过程和调理方法的规律集成,2500多年以来,人们只是做到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且没有什么突破,说明《黄帝内经》揭示的规律性带有非常普遍性。

以咳嗽为例,现在的西医只要咳嗽,止咳糖浆,止咳药一上,只是缓解一下症状,不去根。

看看《黄帝内经》对咳嗽的分析:《咳论篇第三十八》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经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看到了吧,《黄帝内经》将咳的变化规律揭示一目了然并且还有调理咳的原则,。

《黄帝内经》就是这样从病因,发展的过程变化,揭示其规律性,供后人去遵守,2500年来,中医的发展就是遵循《黄帝内经》的规律办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