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原稿
自1998年第一批电子竞技游戏进入中国,2022年电子竞技被选为杭州亚运会官方项目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2021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研究报告》,2020年电子竞技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450亿元,预计2021年将超过1800亿元。据天空调查数据显示,有近13000家电子竞技相关企业处于在业、生存、迁入、迁出状态,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在国内包括“电子竞技、电子竞技、网络竞技、互联网竞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竞相关企业仍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0年新增企业3800多家。
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应的岗位和周边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一条完整的泛电子竞技产业链正在形成。
电子竞技(e-sports)是电子竞技(E-sports)的简称,是以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材,以人与人之间智力和体力的竞争为目的,属于体育赛事。
2020年12月16日,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宣布,电子竞技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参加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后,电子竞技被选为表演项目,电子竞技将首次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正式项目,并被记录在国家奖牌榜上。
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包括电子运动员在内的13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根据《国家电子竞技运动员职业技能标准》,电子竞技运动员的职业定义为从事各类电子竞技项目的竞赛、陪练、体验和活动的人员。
电子竞技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国各地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5个省、直辖市和32个城市出台了与电子竞技发展相关的政策。
早在2017年,上海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动漫游戏产业要以电竞这一新兴发展极为重点;2018年,杭州市下城区政府推出《关于建设电竞娱乐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对入驻镇电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应对的补贴和支柱资金;2019年9月,成都正式发布《成都建设世界著名竞赛城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电子竞技等体育项目同时享受相关福利政策,文件对符合条件的比赛和俱乐部提供奖励规定。
产业发展也离不开人才培养。业内认为,职业教育必将成为电竞产业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职业化、规范化是完善人才体系、保证电竞产业活力的基础。
随着电子竞技企业和项目的遍地开花,为在职人员、学生和公众提供教育和培训的电子竞技教育产业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电竞院校和专业。南京传媒学院于2017年设立了国内第一个本科电子竞技专业。同年6月,四川影视学院、四川传媒大学和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也相继开设了电子竞技专业。
电竞行业的从业者现状如何?根据58个城市发布的《2021年电竞行业人才就业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电竞行业从业人员较为年轻化,男性超过80%,游戏内容和游戏用户的运营是从业人员比较关注的岗位。
从年龄来看,整个电竞行业的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基本都是32岁以下的人,更多的是90后和95后出生的年轻人。就城市分布而言,从业者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其中深圳、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最为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电竞行业的业务量逐年增加,人才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报告》显示,89%的电竞从业者认为行业存在人才缺口,各城市相关岗位供给充足,其中武汉、重庆、深圳、成都等南方城市需求较多。
同时,头部电竞游戏的发展和比赛的影响,导致了产业链下游的直播游戏、电竞陪练、电竞衍生品的快速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游戏内容运营、游戏用户运营、游戏主播/博主、游戏策划、游戏视频后期等职业成为电竞从业者在浏览招聘信息时最关注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