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味的人对游戏的接受程度不同。以省长儿子为例,我从小就很喜欢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如果剧情能带点黑社会的东西,对我来说会更开胃。这也是我特别喜欢《仙剑奇侠传》和《新蜀山剑客:紫绿剑客录》的原因。
早在1995年和1996年,玩家对游戏信息的获取是有限的,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电脑城的盗版游戏。当时,《流行软件》杂志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直接看到游戏风格的方式。
当时总督每次拿到杂志都会跳过之前的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的页面,直接翻到游戏相关的栏目。在众多的游戏内容中,我最喜欢的是游戏策略。
可能有人会想:介绍的乐趣是什么?你不喜欢自己玩吗?
关于这一点,其实当年的《大众软件攻略》有一个大概的特点,就是游戏过程写成故事,从第一人称描述游戏历史的人也不少。那时候提交攻略的玩家,文笔纯粹好玩,没有现在这么实用,甚至把它当成故事来读。用文字,将读者的思想带入游戏世界。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让玩家对游戏产生好感,但是喜欢一个故事并不代表他们会喜欢一个游戏。其实总督看过几百部攻略,很多故事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是当我去电脑城买这个游戏,自己体验的时候,我突然很疑惑:这真的是我在《流行软件》里看到的魔法吗?!
今天州长给你讲了几个例子,我被Popular Software骗去买了几款游戏,全部扔进CD包里封灰。
我可能从小就受恐怖片的影响,州长的儿子对黑暗故事很感兴趣。像鬼屋这样的游戏简直就是宝藏级的作品,但是在我真正开始游戏之后,我发现游戏比我想象的更“吓人”,而且“吓人”这个词指的不是剧情,而是操作——当然游戏人物的脸也挺吓人的。
由于事先看了攻略,知道游戏开始时会有怪物破窗入室,就把柜子推到窗边,按照指示挡住。但是不管我怎么操作,旁边的大柜子从来不动!
这时BGM突然变了,我发现怪物已经在窗户前蠢蠢欲动了,但我只能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跑),然后怪物闯进窗户,迅速杀了我,然后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怪物拖到地下祭坛...
不仅不能推柜子和木箱,《鬼屋》采用了原《生化危机》的移动模式,人物需要用方向键调整方位才能前进或后退。这种移动模式有多难不用我说。生化危机按了一个圈键,至少他可以和场景互动,但是《鬼屋》刚进入游戏第一个场景,我连第一个怪物都搞不定,所以还是玩毛线果断退出!
后来才知道原来《鬼故事》增加了很多实时玩法,只是操作模式用的是老一辈的指令执行模式!比如一个玩家找到一把散弹枪,想要攻击敌人,需要用回车键打开人物状态界面,使用散弹枪,然后选择“战斗”这个动作才能攻击!同理,如果想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推柜子和木箱,必须选择“人物动作”,然后“推”才能推柜子和木箱!
要知道,这是一个近30年前的游戏。进入游戏后,并没有像现在的3A级游戏那样弹出一个深思熟虑的新手教程,而是让玩家自己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厂商并不打算让玩家过于担心。如果你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不妨留言让我开心!
说到波斯王子,总督首先要讲的是红白机上一个叫空手道的游戏。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但是过度追求逼真的动作系统和莫名其妙的攻击判断让很少有人过关。《波斯王子》是作者开发的作品。
《波斯王子》杂志翻译成《王子与贫民》,游戏讲述了一个被佛教徒迫害的王子越狱并在逆境中被杀的冒险故事。从《夺宝奇兵》的剧情来看,我可以想象这个“王子与穷鬼”的逆袭之路并不容易,但我万万没想到,即使是越狱第一关,也会有千难万险!
《波斯王子》是一款半动作半拼图的游戏,但它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解谜,而在于操作。游戏中有很多死的地形,一个错误的操作很容易让你之前的努力白费,但是很多场景需要玩家精准操作。举个例子,下图,正常情况下,谁会想到跳完马上爬上去扶住平台?而且游戏里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危险画面。
虽然大神的玩家很多,但总督之子只是玩这种硬核游戏特别菜的人。只有单词攻略的时候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首先,开始第一场。正确的方法是踩下踏板,然后迅速按住平台。但是,我每次都撑不住这里的平台,掉下去会流一滴血。
如果你继续向右走,第一个守卫就会出现。这时候王子手无寸铁,我以为他可以直接冲过去。结果,他成了守卫之剑的鬼魂。死了无数次之后,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应该先找个武器。
另外,游戏中最难控制的是王子的步伐。这小子不知道是急于救公主还是其他原因。哪怕只动一小步,也会像人家百米冲刺一样,脚步完全停不下来,直接摔死。比如下图,我刚按了一次右键,就一次!
有这样的本事怎么帮王子救公主?果断卸载!顺带一提,到了第二代,太子真的被一个佛教徒变成了乞丐,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子与穷鬼”。
相信这个游戏对于老一辈的益智爱好者来说不会陌生。它最大的亮点是“异形之父”汉斯·鲁道夫·吉格是艺术设计师,充满金属与死亡,有一种压抑的美感。
黑暗方法2诞生于1995年。与原作相比,以牺牲色彩为代价获得了图像的细腻,二代的图像效果全面升级,表现力更强。
在这里我想说,游戏在《流行软件》发表的时候,整篇文章写的第一件事就是《黑暗蠕虫2》。虽然方法和蠕虫听起来很像,但是第一代暗法曾经传入中国,名字也叫暗法。这种情况下写错别字有点不严谨,但是瑕疵并没有被掩盖。杂志中《黑暗方法2》的策略引人入胜,游戏中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涌动的恐怖气氛通过完美的文字来描述。看了这篇文章,一直在脑子里思考
看完这篇文章,我一直在想那个不见太阳的黑暗世界,那个藏着脸的操场,那个人脑驱动的机器,那个和另一个世界隔着一条线的衣柜…
为了玩这个游戏,我搜遍了广州金茂电脑城和六号电脑城每一个卖游戏的摊位,终于找到了。安装完我一打开就弹出一个窗口!具体情况我忘了。反正我只知道进不了游戏,玩不了。气得二话不说跑回金茂电脑城!老板打不过我,给我换了。结果我回家试了一下,情况也是这样。
就像老板说的,换碟片可以,就是退不了。去金茂电脑城要坐60分钟的公交,一次两个小时!你不是丢了所有的票价吗?最后,我别无选择,只能默默把光盘放进CD包里,再也没碰过。
又看了这个游戏。那是20年后。彻底清云之后,我终于叹了口气:真的是神的工作!如果能等到有生之年的《黑暗方法3》,这次一定要自己玩,弥补遗憾!
在零花钱稀缺的90年代,一份4.8元就能买到的《流行软件》,无疑是那些80后、90后孩子的幸福源泉。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游戏,《大众软件》也“骗”过我好几次,比如《跃进疯人院》《魔鬼之战》《恶灵世纪》《福尔摩斯:玫瑰纹身》,这些都是攻略精彩程度远远超过实际测量的典型例子。但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战国美少女》《守护之剑》《三国英杰传》《超越时空英雄传奇》这样的优秀游戏,给我的舞蹈学院增添了不少色彩。
如今,“流行软件”在网络媒体的浪潮下突然退出了舞台。像许多纸质杂志一样,《流行软件》经历了它的黄金时代,给广大年轻玩家带来了宝贵的信息。对此,我还是想对《大众软件》说一句:感谢你多年来的努力和奉献!
好吧。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经典游戏永不过时,异域游戏可以终身铭记。我是游戏管理员,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