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青年球员通过完成球队的青训系统后,便与球队签下职业球员合同,正式踏上职业足球员之路。
球员初出茅庐数载后,便会慢慢开始为自己在球队的位置定位,是常规正选?替补杀手?轮换球员?发展好的,当然可以留在原有球队继续比赛,再加上天赋、实力和际遇,成为球队的核心,甚至队长。至于不被重视的,则会选择离队他投,为的就是找到一家适合自己踢法的俱乐部,继续球员生涯,又或者被球队视为成品转卖至其他球队赚取利润。
如果所属球队具备一定实力及财力,更可透过媒体及广告商的大肆宣传把球员打造成为球星。当到达职业生涯顶峰时期,足球天赋特别高的球员会表现得挥洒自如,与众不同。如果具备领导才能的,更会被视为一名领袖级球员。而当带领球队获得一些奖项后,更可获提名角逐成为最佳球员,争取个人奖项。至于成就最高的球员,他们会在踢法或位置上有所突破,这类球员被称之为划时代球员,但为数不多,可能30至40年才会出现一至两位。远有70年代“全能足球”代表人物克鲁伊夫,“自由人”贝肯鲍尔,近代则有“清道夫门将”诺伊尔。
而当三十而立,体能及竞技水平出现滑落时,球员就开始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份合约争取最佳利益,当中涉及球队本身对该名球员的重视程度,以及球员会否慢慢接受比赛时间逐渐减少,继而逐步淡出主力位置,让青年一代接班。若接受不了的,便会选择他投继续证明自己,又或者体验其他联赛风格(例如杰拉德、哈维)。至于留下来的,球队也会因为该名球员多年来的付出(例如为球队上阵超过数百场、又或者成为球队历史进球纪录保持者等),而视为球队的传奇人物,球迷也会视该名球员为名宿,例如马尔蒂尼、萨内蒂。
每名球员的职业生涯大概如此 (青年球员-职业球员-球星-传奇人物-划时代球员)。有个别的,可能涉及娱乐等跨领域方面比较多,例如贝克汉姆,相信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把足球与娱乐结合的足球运动员。
不论每名足球员的出身如何,经过接近15-20年的职业生涯后,媒体和球迷都可以根据他们的成就,对球队的忠诚度、足球情商,把他们定义为一名普通球员、球星、传奇人物,甚至最高成就的划时代球员。
以往,基于电视转播未普及,加上信息科技不能同日而语,球迷只能通过新闻片段、精华节目或一年只观看数场赛事来认识外国足球,更别说了解球队踢法,就连认知某几位球员的实力也非常困难。因此,当球迷要分辨出哪些球员的表现比较突出时,球员的个人奖项就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根据工作关系可以接触和采访球员,以及拍摄其训练和比赛动态的体育记者或体育机构,由他们所举办的颁奖礼,在昔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也可以令一名普通球员摇身一变成为球队的当家球星。
金球奖历史
由法国杂志《法国足球》于1956年设立的金球奖,是世界上其中一个历史最悠久的足球奖项。当然,每个奖项都会设立入围门槛来提高权威性,金球奖也不例外。从创办以来至1994年期间,只允许拥有欧盟国籍的职业足球员才能入选。此惯例直至1995年才被放宽至任何球员只要效力欧洲足协成员国内所属的球队便可参与入围资格。而当时效力AC米兰的利比亚籍前锋维阿,便成为改制后的第一位以非欧盟球员身份获奖的球员。虽然金球奖的入选资格令一众美洲球员未能在1956年至1994年间入围,(60年代:贝利、加林查;70年代:托斯图、里维利诺、阿尔贝托等;80年代:马拉多纳、济科、弗兰西斯科利等) 但只要回顾历届名单,便发现获奖的都是每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欧洲球员,其权威性及历史价值不容置疑,以下是历届获奖名单,只列部分。
60年代:西沃里、雅辛、丹尼斯·劳、尤西比奥、博比·查尔顿、乔治·贝斯特、里维拉
90年代:马特乌斯、帕潘、灞桥、斯托伊奇科夫、维阿、萨默尔、罗纳尔多、齐达内、里瓦尔多
00年代:菲戈、欧文、内德维德、舍甫琴科、罗纳尔迪尼奥、卡纳瓦罗、卡卡、C罗,梅西)
直到1991年,国际足联成立另一个颁奖礼,名为“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自此以后,每年足坛就有两个具代表性的颁奖礼。而比较一下两个颁奖礼的结果(1991-2009,共19届),发现当中有12届得主于当年包揽两个奖项(占63%),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