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香河基地召开。会上陈戌源当选中国足协主席。自中国足协成立以来,中国足协的掌门人有两种,一种是像年维泗、王俊生这样的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另一种就是像韦迪、张剑这种国家体委系统出身,尤其是近10多年,足协的掌门人均是后者。陈戌源的当选足协主席,成为了第一个体制外当选足协主席的人,他的当选或许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中国足协在15年前后已经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但足协仍有很多工作人员是体制内的人,致使脱钩完全是失败的。尤其是脱钩后,中国足协下发的一些政策更是引起了舆论的口诛笔伐。包括U23政策多次的修改、引援调解费、在联赛期间很多主力球员去军训等,这些非常规的做法,必然使联赛的公平性、主教练的排兵布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之所以中国足协这些政策引起舆论的口诛笔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足协制定的这些政策更多的是考虑眼前的成绩,并未考虑中国足球长远的发展。陈戌源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人在制定政策方面不会考虑太多,会使中国足球的发展更好。在本次会议前,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上任后会对中国足球做出一些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联盟运作原则和市场化原则。
联盟运作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说欧洲的五大联赛,比如说美国的NBA,这些成熟的联赛都有单独的职业联盟,他们的联赛发生任何事情均与足协并无关系,足协主要的任务是发展青训和国字号的管理等工作。包括NBA也是一样的,当年出现劳资纠纷时,球员代表是与联盟谈判并非美国篮协。姚明在当选中国篮协主席后,成立了CBA联盟,推动联赛市场化、职业化发展,CBA联赛如今的赞助金额虽无法与中超相提并论,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中国男足有四级联赛,女足有三级联赛,想要成立职业联盟并不容易。若成立职业联盟,将会极大的保护球员的利益,成立职业联盟后,职业联盟是否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男足各级职业联赛已经是各个项目中,职业化最强的项目,但球员的转会中,可能仍存在一些不职业的行为,包括曾传出恒大强买某名球员的事情,包括出台的“四大帽”,这均不是市场化的联赛应该有的。相比于男足的职业化,女足的生存条件并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女足球员的工资非常少,甚至比普通工薪族的收入都少,包括需提高女足的关注度,推动女足各级联赛的转播,这都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今天的足代会上,陈戌源说中国男足重返亚洲一流,中国女足重返世界一流,短期来看,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目前中国男足的整体水平较差,尤其是93-95优秀球员较少,虽然目前中国足球开启了归化这扇门,但归化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足的成绩,想要重返亚洲一流,至少能培养出像郝海东、马明宇这样的球员,甚至说这些球员的竞争都是很激烈的,只有这样,中国足球重返亚洲一流才有希望;过去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有着不俗成绩的主要是因为很多国家并没有发展女足,如今这些国家都已经开始重视女足,致使中国女足目前在世界舞台无法与一流球队抗衡,甚至说与二流球队抗衡都勉为其难。因此,中国女足近几年想要重返世界一流行列是不可能的。能否搞好女足联赛,提高女足联赛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或是中国女足未来成绩能否提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