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游戏 / 正文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时间:2019-08-12 20:33:47 作者:

需要一个背锅的……让我来看看谁最合适。

游戏中的暴力表现引发舆论漩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最近美国德州和俄亥俄州发生的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被川普将原因归结到了游戏上,进而引发了EA、Take-Two与动视暴雪等多家游戏公司股票出现下跌,同时也在网络上掀起了又一次规模庞大的争论。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而对此,我们也有一些话想说

沼雀:

游戏自出生起就和暴力挂钩时至今日暴力元素也依然是主流,要说游戏暴力真的会影响人吗?答案是肯定会,但是程度微乎其微,更多的玩家都有一种逆向键盘侠的特质,网络常用语亲戚横飞,现实用语:您好,谢谢,请让一让可以吗。

在国内游戏玩家千千万,然而每年直接和游戏暴力有关的犯罪却屈指可数,所以这个话题以国内的视角来看就像是在问:你是如何看待葡萄中的葡萄籽的。偶尔会有幼童因为葡萄籽的关系失去生命,但是其稀有程度足以成为一个国际新闻,当然也有无籽葡萄,所以有必要让有籽葡萄被全面取缔吗?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图中的男孩雅各布.詹金斯在就餐时被一颗葡萄夺取了生命,图源《每日邮报》

设想另一种情况,如果有一个从平行宇宙来的“观察者”告诉所有人:你们的未来中会有一位能研发出永远治愈癌症药物的科学家会因为葡萄籽死于童年,那么用无籽葡萄全面取缔有籽葡萄是不是就显得有必要了?但此时另一个“观察者”告诉你一个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坏蛋会在童年时被葡萄籽卡死,你该如何选择?如果此时还有一位“观察者”告诉所有人不禁止葡萄籽将会将世界带入战火中又该如何选择。

以上的“观察者”可以有很多,从特定角度去看问题之后得到特定答案,看待游戏暴力也是同样,虽然这个问题本身在中国并没有太多的讨论空间,但在美国并不如此。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散发着自由气息的国家,从1622年的詹姆斯敦之战到1775年的独立战争,在到最后1861年打响的南北战争,枪支在这200多年间已经成为了美国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枪支在和平年代的位置略显尴尬,内战之后美国历史上依然多次发生过重大枪支犯罪,德州和俄亥俄州的两起枪击案都是与枪支有关,而电子游戏在这期间与充当了怎样的一个角色呢?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马上临近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在福克斯新闻今年7月的民调中显示特朗普目前的支持度仅有42%,这一数字对于特朗普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正巧的是德州枪击案的凶手克鲁修斯正是一名坚定的特朗普支持者,在枪击案发生前不久他还在网上发布过“用实际行动反击西班牙裔入侵”的种族言论,这也是特朗普的核心观点。

美国当前的选举制度下18岁以上的公民享有投票权,而在今年初由美国娱乐软件协会发布的2018年报中显示,美国未成年玩家占比30%,72%的家长会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有90%的家长会在孩子玩游戏时到场,调查中同时显示70%的家长认为玩游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剩下的30%以及更多家长都是这一观点的保留或者反对者,也是电子游戏暴力论可能的支持者。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图片来源ESA

另一起枪击案的凶手贝茨则被多人形容为“被孤立地怪人”,大学时在校车上威胁同学被捕,不得不辍学之后被同龄人的排斥,逐渐被排挤到了社会边缘,他在枪击案发生前全副武装并在事后的网络游戏中对以死者的名字命名游戏中死亡的角色,也是因为这个细节有人认为“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元素会导致青少年犯罪”,但从事件的先后逻辑来看,也有人认为电子游戏是他暴力行为的延续而不是起点,并不能直接构成贝茨的犯罪动机。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在杀人之前就整理出了猎杀名单,自己的妹妹也在其中”

回到话题本身,如何看待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元素?在这个事件中对于卖葡萄的双方来说,卖无籽葡萄就说吃有籽葡萄可能会被夺去生命,卖有籽葡萄就说对方在无理取闹,对于一些“观察者”来讲,这不是葡萄的问题,而是屁股和嘴巴的问题,没有嘴巴的屁股依然存在,没有屁股的嘴巴……嗯,这是一道填空题了。

如果有人想要一种葡萄消失,那吃葡萄和种葡萄的就是最先不乐意的。

但你们考虑过葡萄的感受了吗?没有!你们只考虑自己。

木大木大木大:

我十分喜欢在游戏中向NPC施加暴力行为,这对我来说特别有趣。

无论是在Postal2——以恶搞著称的老游戏中解下裤子对路人滋尿还是在《正当防卫3》中用神奇钩爪虐杀路人都会让我乐开花,这是游戏带给我们的有趣体验之一——满足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想法,这些想法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种种社会规则限制而无法实现,但在游戏中玩家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用各种武器虐杀路人、捕猎现实中的禁猎动物或是在老滚五给NPC全部穿上皇帝的新装。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Postal2中可以滋“醒”路人

但这些事有一个前提——在游戏中,当人们面对屏幕,他们清楚知道这些恶行只是程序之间在相互作用,不会对现实中的任何人产生困扰,所以人们因此肆无忌惮为了娱乐而“暴力”,但如果把游戏中的恶行付诸于现实中的行动,那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不重视,更是对游戏的极大侮辱。很不幸,我们总能看到类似的新闻,早在十年前,这样的新闻就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或许标题不同但大意都殊途同归——网络游戏“毁人不倦”。

你如何看待游戏中暴力表现对现实的影响?

类似新闻是当年教育失败的主要借口

我国约莫十年前的游戏环境就是如此,青少年群体的游戏启蒙往往被父母扼杀在摇篮中,但大禹是靠堵治水的吗?不是,堵也治不了水。所以更多的人们在昏暗的网吧里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在叛逆心理满足的快意中投身于传奇世界宝刀屠龙,在黑色城镇刀枪相向,但这些引导人们使用虚拟角色杀人的游戏真的让每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