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四川全兴俱乐部通过冠名权和胸前后广告的出让,将球队更名为四川商务通队出征当年度的联赛,主教练则聘请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英国人霍顿。与他的两位前任教练米罗西和塔瓦雷斯赏心悦目的地面传切配合踢法不同的是,霍顿强调球队的长传冲掉,虽然精彩度大大降低了,但是当年度川足也是获得了联赛第4名的成绩。
(川足 2001年全家福)
当年川足引进了两位克罗地亚球员乌克亚和比坎尼奇,这两位球员的加盟大大提高了川足的战斗力,为球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前锋乌克亚(Dragan Vukoja) 1969年出生,于2001年被川足主帅霍顿看中,从意大利的乙级球队佩斯卡拉带到了四川队。
乌克亚来中国之前的职业生涯谈不上成功,从1991/1992赛季开始在奥西耶克队效力,此后辗转于意乙福贾队、萨勒尼塔纳、热那亚以及佩斯卡拉等中下游球队。作为前锋,单赛季的进球数从未超过10个,进球数最多的赛季是在97/98赛季的福贾队,出场35次打进9个进球。
刚到中国的初期,乌克亚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四川球迷曾一度将其列入“水货”行列。在短暂适应了甲A联赛的节奏和踢法后,克罗地亚前锋终于在当年3月份主场对阵陕西国力队的比赛中上演了帽子戏法,当时进球后的他跪地滑翔庆祝,终于卸下包袱证明了自己。
当赛季,乌克亚和黎兵组成的锋线在当年的联赛中也是一个异常突出的组合,令很多球队都格外重视,每场比赛必派专人严加盯防。当赛季的乌克亚总共出场25次打进了13球,这在当时的中国联赛里面算是效率非常高的了,排名射手榜第3位,仅比排名榜首的郝海东少了3个进球。同时,这也让乌克亚成为了四川队历史上单赛季进球最多的外援。
比坎尼奇(Miroslav Bicanic),同样出生于1969年,和乌克亚相比他的名气可就大了很多。作为中场球员,比坎尼奇曾入选克罗地亚国家队并参加了96年的欧洲杯。当年也是霍顿的极力要求,川足将其从重庆力帆带到了四川,当年他可是重庆队的核心。加盟四川之后,比坎尼奇和马明宇作为川足的双核心,将球队的攻防组织直接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坎尼奇先后效力于克罗地亚甲级球队萨格勒布和奥西耶克俱乐部以及德甲的杜伊斯堡和罗斯托克,于2000年来到中国加盟重庆力帆队,当赛季即为球队打入了12个进球。
2001年12月,川足出于资金原因宣布转让股权,乌克亚和比坎尼奇双双在短暂效力四川仅仅一个赛季后,连同已经效力了川足2个赛季的巴西中后卫鲁纳一起转投青岛。
更多足球原创文章,欢迎关注!
声明:本文章为本作者原创作品,抄袭者必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