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巴西美洲杯决赛即将于当地时间7月7日(北京时间7月8日3点)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打响,对阵双方是东道主巴西和秘鲁。这是秘鲁队自1975年以来首次杀进美洲杯的决赛。
本届美洲杯,秘鲁的表现可以说是大起大伏。在小组赛最后一轮0-5惨败巴西之后,进入淘汰赛的秘鲁先是在四分之一决赛将美洲杯王者乌拉圭送回了家,又是在半决赛将卫冕冠军智利斩落马下。
那么,这个秘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就一起走进秘鲁,了解这个国家的足球和风土人情。
【秘鲁球衣:为什么选择白色和红色斜杠】
跟很多南美国家一样,足球在秘鲁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乌拉圭足球衰落后,秘鲁成为了当时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的南美第三大足球力量。
在荣誉簿上,秘鲁曾经在1939年和1975年两届美洲杯上都夺得了冠军。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秘鲁足球经历了长期的低谷期,多次无缘世界杯。但是,秘鲁足球还是走出了很多球星。其中,经常看德甲的朋友,相信一定对拜仁、不莱梅锋霸皮萨罗和格雷罗不会陌生。
克劳迪奥-皮萨罗
秘鲁足球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球衣。秘鲁的主场球衣是一抹白色配上红色的斜杠,宛如冰和火在这一刻交汇。熟悉南美足球的朋友或许发现,秘鲁国家队的球衣跟阿根廷的一支百年豪门河床的球衣“撞衫”。一些国内的阿根廷球迷甚至把秘鲁叫做“山寨河床”。虽然这两支球队都选择了白色上衣配上红色色带,但是两者却有不同的来源。
河床俱乐部成立于1901年5月,因为在一片河谷空地上踢球而得名。最初,河床球衣的颜色是高贵的白色。但是,在当时的阿根廷,选择白色球衣的球队很多,为了方便区分,球队选择了在白色球衣上做一条斜杠。这就是河床球衣的由来。
河床球衣,和秘鲁球衣类似,但来源不同
秘鲁则不同。秘鲁虽然是印加文明的发源地,但是近代,秘鲁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文化也走进了秘鲁生活。在西班牙语文化中,斜向绶带代表着一种荣誉,凯旋的象征。
它起源于1939年美洲杯,秘鲁的球衣选择了国旗的两种颜色——红与白。在红与白的搭配中,白色占了主体,红色绶带代表这荣誉,那一年美洲杯上,秘鲁身穿这样的球衣拿到第一座美洲杯冠军。从此,白色加红色绶带成了秘鲁的主场球衣的颜色。
秘鲁位于南美洲的西部,西邻太平洋。南美洲最大的山脉安第斯山横跨南北,以安第斯山为界,西部为狭长的沿海地带,终年干旱少雨。东部则是广大的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干燥。根据专家统计,秘鲁东部的年降水量为2000毫米以上,中部的降水量约为200-1000毫米,而西部的沿海狭长地带则不足50毫米。
按照我们的的理解,秘鲁的西部靠近太平洋,应该是终年多雨的地方,为什么西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反而少于深居内陆的中东部。这就要从西部的秘鲁寒流说起。秘鲁寒流始于南纬45°的西风漂流,从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南端一直可以延伸到整个秘鲁的所有海岸线一带,向北甚至可以直达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秘鲁寒流的规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被称为世界上最强的寒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向岸风在吹向岸边的时候被寒流冷却,不能形成降水。因此,秘鲁西部虽然靠着海洋,却形成了干旱地带。我们知道,秘鲁首都利马就是世界上无雨之都,就是拜秘鲁寒流所赐。
无雨之城——秘鲁首都利马
强大的秘鲁寒流为秘鲁带来了自然界的两大馈赠——渔场和鸟粪。因为秘鲁寒流,大量冷海水上泛为这里带来了充分的养料。充足的养料,为秘鲁沿海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秘鲁沙丁鱼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除了渔场的秘鲁沙丁鱼之外,秘鲁渔场也给秘鲁带来了另一项重要的财富——鸟粪。因为鱼类资源丰富,秘鲁成为了众多海鸟的餐厅。秘鲁附近的鸟岛,却成为了鸟类的卫生间。因为秘鲁寒流减湿作用,鸟粪曾经作为肥田的作用,给秘鲁也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此外,秘鲁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让它成为了众多动植物成长的乐园。其中,我们日常的食物土豆,还有萌宠界常见的龙猫,草泥马大多数生活在这里。有人说网络恶搞神兽草泥马,其实就是骆驼科的动物:骆马,羊驼。
其中,骆马因为较早被印第安人饲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