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升降级有必要 外援政策存争议
新赛季中超联赛怎么踢
辽宁日报记者 黄 岩
7日和8日,中国足协连续两天召开中超总经理会议,有关本赛季中超联赛赛程、赛制及外援出场政策等细节在会议上敲定。最大的变化在于降级名额减少了半个,而外援政策的调整则略显混乱。
按照规定,第一阶段中超联赛自7月25日开始,9月28日结束;7月18日至20日中超各队进驻赛区,7月21日至22日将对各队进行培训。新赛季中超联赛将在全新环境下以赛会制进行,注定将产生话题和争论。
首先令人关注的是,本赛季中超降级名额由2个减少为1.5个,即中超联赛的最后一名直接降级,倒数第二则要和中甲球队对决,胜者拥有一个下赛季中超名额。至于如何对决,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超倒数第二名与中甲第二名进行附加赛,即中甲升级名额变为1.5个,另一种是中超倒数第二名与中甲第三名进行附加赛,如此一来,中甲的升级名额将变成2.5个。尽管降级名额减少了半个,但对于中超中下游球队来说,保级形势依然极为严峻,此前重庆当代、青岛黄海以及广州富力俱乐部均曾提出取消降级的建议,但反对声音强烈。
事实上,保留升降级制度还是有必要的。有专家表示,本赛季中超联赛的赛制已经发生改变,主客场制变成了赛会制,加上空场进行,这是特殊时期不可抗拒因素所致。这次调整升降级制度,虽然受制于客观因素更多一些,但毕竟保留了职业足球以及竞技足球的属性,对整个职业联赛的破坏力不算大,因而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超总经理会议敲定的外援政策则争议较大。按照中国足协宣布的规则,新赛季中超联赛对外援采用“注6报5上4”的政策。不过,如果一支球队无外援,对方只能上2名外援;如果一支球队只有一名外援,对方只能上3名外援。看上去,这些规定是在为外援未能按时回归的球队创造公平机会,但实际上,迁就外援少的球队,可能出现因为一两家或者几家俱乐部的外援未能归队,导致联赛不同轮次、不同场次实施不同规则的情况,这将让中超联赛的完整性丧失,因而争议较大。
此外,新赛季中超联赛的换人政策与国际足联新规则同步:单场次每队有5个换人名额,替补席球员增加至12人,单场比赛大名单从以往的18人增加到23人。
这项规定对各队的板凳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换人名额多了,主教练的临场应变其实更难了,是“换人如换刀”还是“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真不好说。
关于中超第二阶段的赛制、赛程,足协还未正式做出决定,足协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及世预赛等赛事安排,来设计和推出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