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综合 / 正文

【数据透视球员】托马斯-穆勒神奇的生存之道

时间:2020-06-12 17:41:03 来源:网络 作者: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足足准备了4天——2天看录像,2天查数据。不为别的,因为穆勒这个球员,实在太特殊了。

照常理来说,一个不以持球技术见长、无球意识却趋于满分的球员,最适合的位置显然是在前场寻觅机会,何况此人身高腿长,往一个强典型中锋发展是最符合常规逻辑的方向。但穆勒却偏偏长期出现在前腰、边锋甚至中前卫这样理论上需要大量持球的位置。因此他的生存之道,在这个级别的球星中,着实非常罕见。

这里我们分成三个问题来探讨:

穆勒的持球和无球,到底分别是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穆勒的持球技术从来都不是顶级,甚至是有些不太够看的。而无球抢点意识却基本上从来没有得到任何质疑(哪怕他个别赛季会多次出现抢到了打不进的情况)。放两张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场景很熟悉的图:

上图鼠标标注出的是穆勒的移动轨迹。他早早开始伸手示意队友往里传中,然后自己往禁区里插,在一个很不优雅的停球后,在身边没人贴防的情况下把球打进——这基本可以算顶级无球意识+不怎么样的持球技术的体现了。

而当穆勒尝试玩一些持球的活时,下面的场景出现频率也不算低:

诚然,我们不能“开头一张图,后面全靠编”,两张图能说明的问题确实有限。但如果这个论断有数据支持呢?这里我们对比德甲最近两个赛季的几项持球数据同位置评分。选取对象为18-19赛季、19-20赛季德甲的前腰、中前卫和右边前卫,出场时间分别设置为1000分钟和800分钟(因为本赛季德甲尚未结束,所以时间标准放低一点)。注意,由于wyscout网站认定这两个赛季穆勒在右路时的具体位置为右边前卫,所以我们没有筛选持球能力更强的边锋群,否则穆勒的持球数据评分会更糟糕。

先看18-19赛季的:

(上图所有“频率”性的数据,全部是每90分钟数据;雷达图打分为同位置球员对比,越接近外沿顶点,表明超越同位置球员的比重越大,比如穆勒的禁区内触球,超过了同位置99%的球员——其实就是第一)

显然,穆勒依靠着超高的禁区内触球频率,打出了同样超高的每次射门预期进球数——说白了就是,由于此人抢点意识太好,因此他的射门总能发生在更容易进球的禁区内。但至于持球数据,比如持球对抗、盘带等等,表现就只是同位置中下水准了。

本赛季是什么情况呢?基本盘其实没有任何改变:

顶级的禁区内触球频率仍旧顶级,平庸的持球数据仍旧平庸。

此处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请大家注意两张图最左边的一个环节:真实射门得分率。穆勒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好,18-19赛季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当季我们选取出的127名球员中,穆勒居然排倒数第3。这个数据我之前说过很多次,算是我自创的算法,它量化的是“球员对射门难度的修正能力”(详见三张高阶数据图告诉你:本赛季三大联赛,谁的射门有质又有量)。穆勒射门精度不够,肯定会影响他的无球效率。上赛季区区6个联赛进球对他而言也确实是不合格的。比如下面两次射门,预期进球分别高达0.61和0.43,类似射门在18-19赛季频繁打丢,确实不应该:

但是,足球很特殊的一点在于:即便这个人射门再差,只要他出现在接近球门的位置,你就必须提防。穆勒只要出现在该出现的区域,就具备进攻价值。比如下面两张标注出穆勒移动轨迹的图,穆勒无论最终是否触球、触球效果如何,其选择都是值得称道的:

而且,穆勒这项能力,显然是高于莱万(可能还有格纳布里)之外的所有拜仁其他前场的。我们可以对比下面两张图:

穆勒从偏左位置游弋到中路,尽全力抢前点。尽管他没碰到球,但跑动路线确实是最有威胁的。

而当穆勒跑到边路时,拜仁其他前场的插上意识就要相对逊色一些。反映到比赛画面中时,禁区内的反差还是很明显的:

鼠标标注出的是穆勒,当他到边路传中时,和他换位的科芒并没有像他一样往门前抢,来看静态图: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坦白讲我无论如何都没法理解让穆勒长期打前腰,甚至动不动打边锋乃至中前卫。因为这些位置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持球表现。这就要涉及到穆勒的另一个能力了——

二 没有持球技术支撑的传球,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你可以列举出无数传球大师:皮尔洛、梅西、克罗斯等等等等……但有没有想过,这些人的持球基本功同样是顶级?其实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忽略这个问题,因为传球好的,持球基本功一般都不会差。

然而穆勒打破了这个定律——如果他只是一个持球不好、无球顶尖的球员,我绝不会花这么长时间去专门研究他的录像。此人最神的地方是,明明持球技术不够好,偏偏传球能力相当不错,而且这不是某个赛季好,下个赛季不灵。wyscout可以查到所有球员的数据最多只有两个赛季,而最近两个赛季,穆勒在传球方面的数据都挺可圈可点,尤其是传威胁球方面。

选取对象仍旧是两个赛季出场时间分别超过1000和800分钟的德甲前腰、右边前卫和中前卫。其中“传球占比”指的是该类型的传球占球员传球总数的比重;“传球盘带比”则是球员传球总数与盘带总数的比重,用以反映该球员拿球后是倾向于传球还是盘带。不难看出,穆勒两个赛季的smart pass占比和through pass占比都趋于同位置顶级,而18-19赛季的through pass成功率也是同位置顶尖。这两个类型的传球是最能反应传球威胁性的(详见图文深度解析:4大联赛哪支球队的传球最具挑战性)。此外,穆勒本赛季在progressive pass(满足一定距离的向前传球)方面也是同位置顶尖。

有些时候,穆勒的传球甚至会让你觉得,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场大师(尽管此人的持球基本功距离这个词确实有些差距):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