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2020年是NBA的74周年,所以ESPN做了一个2020版的历史74大球星排名作为纪念——我翻译一下,尽管74周年不是5也不是10,有点不伦不类,但停赛期间总得整点话题,所以强行找了个理由,骗骗口水——如下表:
显然啦,这个表里有很多排名是大伙不认同的,能讲的点很多,也有很多点是ESPN故意下的套,大家看看就好。
这个系列会写几期,就从历史第二控卫库里又一次被“大O”压制开始吧。
但在开始正式内容前,先要讲几个我对历史地位排名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在后续的文章里,会一直发挥作用。
基本观点一:历史地位排名不是科学问题
不管是专家组投票,还是分项打分累积计算的方法,都有缺陷。ESPN的排名属于前一种,这种方法给予了不同篮球价值观的投票者较高的自由度,比如,有的人会更看重团队荣誉,有的人更看重数据,有的人则考虑更多的场外因素,这些都被允许存在,投票结果是多种篮球观的融合,缺点是,评委的个人好恶、知识水平、认真程度都会极大的影响投票结果,而这些年我们越来越能体会到,相信“美国专家”的水平和公正性并不靠谱。
分项打分累积计算的方法,是球迷群体相对推崇的办法。这种办法的好处是,
让计算方法决定每个人的位置,至少在表面上可以减少双标,去除个人好恶。但实际上依然不公平,因为计算方法还是要人来定,那么一个MVP值多少分,一个二当家总冠军值多少分,一个FMVP值多少分,这就可以根据“需要”去人为调整,比如,如果你有黑胡子哥和詹姆斯的特殊需要,那么副MVP或者总亚军就一文不值,反过来,如果你是他们的支持者,又可能给这两项成就定非常高的分数。
历史地位打分,跟我们评价球员能力的高阶数据有区别。前者的打分规则,没有一个客观结果,让我们去反证打分公式是否正确,而后者有大量的比赛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加以印证,从而不断调整,让高阶数据的计算方法更加接近事实。想要验证历史地位打分规则的准确性,最终还是需要跟专家组投票的排名结果进行对比,并通过大多数球迷对历史球星排名的固有印象加以印证,这又回到了个人好恶的问题上,与投票制没有了差别。
所以,历史地位排名根本不是科学问题,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排名方法。它更像哲学问题,以各自的理论和证据,相互试图说服,最终会落在某个平衡点上。
基本观点二:不能简单的折算成就
我们都很清楚,成就存在含金量不同的问题,NBA不同年代之间的竞争性差异,也让获取成就在不同时期难度不同,但没有一个确定的折算方法。比方说,很多人认同,80年代以前的成就要打折,但具体要打折多少是一个可控的数据,权重高低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球员的历史地位排名。
远古球员和现代球员要怎么比,在顶层还有办法,到了20名以后会越来越难。当然了,大部分人最关心的还是20名以前的这些大佬的位置——幸运的是,这些人反而不那么难排。
NBA从1946年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太古时代
起始于NBA成立,终结时间不确定,可以是24秒进攻规则开始的54-55赛季,也可以是MVP评选开始的55-56赛季,或者拉塞尔进入联盟的56-57赛季。这个时代的NBA跟现在完全没有可比性,标志球星是乔治-麦肯,没有什么排名把他排到了非常高的位置,当然,球迷们也并不关心麦肯处于什么位置,他在哪,只取决于你对历史先贤给予多大的尊重。所以,有关太古时代我们就不去讨论了。
巨兽争霸时代
所指就是,拉塞尔率领凯尔特人11夺总冠军,以及张大帅怒刷各种历史记录的年代。时间一直到贾巴尔进入联盟前,头号球星是拉塞尔和张伯伦,两人成就接近。
NBA的“中世纪”
以70-71赛季贾巴尔进入联盟开始,持续整个70年代。这被很多人认为是NBA的黑暗时代,头号球星是贾巴尔。
黑白双煞时代
以魔术师-约翰逊惊艳怒斩总决赛MVP开始,持续整个80年代。头号球星是魔术师和大鸟,两人成就接近。
乔丹时代
从90-91赛季,迈克尔-乔丹击败魔术师,首夺NBA总冠军,一直到97-98赛季结束,乔丹第二次退役。毫无疑问,乔丹统治了这个时代。
群雄争霸时代
从乔丹退役,一直到10-11赛季诺维茨基击败迈阿密热火“单核”夺冠。尽管之后有马刺王朝再复辟,但在2011年之后,除詹姆斯之外,没有群雄争霸时代的顶级球星,再次进入过MVP评选榜单的前三名。这个时代竞争很激烈,头号球星是,邓肯、科比和奥尼尔,三人成就接近。
当代NBA
从勒布朗-詹姆斯夺得第一个总冠军开始至今,头号球星是詹姆斯。
拎出NBA各时代的头号球星,就可以得到历史前10的人选,他们之间的排名逻辑也很清晰:
无悬念统治一个时代的乔丹是历史第一人;
中世纪第一人贾巴尔,未能在70年代实现个人能力和团队荣誉双重统治联盟,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