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给乌兹别克那一刻,注定无法出线,其实就已经预示着97年龄段国奥即将结束使命;而输给了伊朗之后,则标志着这支球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遗憾、有失落,但或许这样的结果也是一种理所应当。
在出征前,大家就很清楚,这支球队想打进东京基本不可能。但由于小组赛首战打韩国,国奥踢的很好,这在无形中吊高了大家的胃口,导致国奥打乌兹别克和打伊朗的比赛,难免让大家产生了一些怨言。
为什么我们在第一场打韩国的表现,要好过后两场?首先在于打韩国队之前,我们处于备战期,针对对手进行的准备时间非常充分,球队的体能状况、心气都在比较高的峰值。然而这批球员不具备短时间内打出多场高水平比赛的能力,且打韩国被绝杀后,国奥的心气就已经有了明显的滑落。而之所以打伊朗的比赛,又要好过打乌兹别克,很大程度上则是出局后,大家卸下了心理的压力。然而打伊朗和打乌兹别克的比赛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国奥离崩盘真的很近了。从比赛结果来看,看起来也不是不能接受,这或许又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国奥踢的还不错的错觉。
在崩盘边缘却避免了崩盘,多亏了陈威在门前有着稳定的发挥;当门将成为了整支球队在场上发挥最好的球员,甚至是唯一一个发挥还能称之为不错的球员,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跟后卫线有关,三场比赛,我们两个边后卫在对方的冲击下都有些疲于奔命;而我们的两个中后卫打韩国时的表现还可以打个高分,打乌兹别克时就有点慌了,打伊朗时很多时候基本上处于掉线状态。问题也跟中场有关,我们的两个后腰虽然在比赛中很勤勉,防守到位率很高;但是黄政宇和黄聪都没有什么组织能力,因此守转攻的时候,他们没办法把球控在脚下,也没有办法进行稳定的向前输送。而我们的前场不缺有特点的球员,但自从张玉宁受伤后,前场缺少了支点,不仅我们很难在守转攻的时候用简单的方式把对方阵型给顶回去,这支球队在前场也缺少可以把大家串起来,以及在门前负责终结的球员。
这批球员的能力问题,不是这届比赛才出现,而是在这批球员成长过程中,很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有国奥适龄球员早就说过,他们从小到大打比赛一直都是这些人。选材面太窄,无论是哪个教练带这批球员,都很难挑出真正的精英。而从国字号的战绩来看,4年前的亚青赛,97国青一平两负一球未进,提前一轮小组出局;而一些99年龄段后来被选进国奥队的球员,他们打了两年前的亚青赛,一胜两负同样是提前一轮小组出局。而在更早的国少层面,这支球队里的球员,当年分别代表过96/98/00,这三个年龄段的国少出战过。96国少在12年亚少赛三连平出局,98国少14年亚少赛一胜两负出局,00国少连亚少赛正赛都没进。
当这批球员从国少输到国青,到了国奥继续输,这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
在这届比赛出征前,大家对这支球队没有报什么希望;但是考虑到这批球员毕竟是奥运年龄段,且中国足坛现阶段已经被部分非血缘归化球员,以及非血缘归化球员背后所属的俱乐部搞得乌烟瘴气的情况下,对于这支拥有纯正血统的中国国奥队,大家也在无形中有一些期待。然而所有的期待,随着三场比赛结束也彻底化为了泡影。
球员能力不足,这是大家看在眼里的,也是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改变的问题。而真正让大家感到遗憾,甚至是绝望的地方在于,这支球队输球的方式简直跟中国国家队如出一辙。比如说在临门一脚和关键一传上,国奥队都不够精细;再比如在精神层面上,我们的球员都很拼,但大家是不是都拼到了点上?并不是!有点球员因为身体或者心理上的原因,有些二分之一球没有办法上去跟对方拼;而有的球员,看起来他们确实在上面玩命,但他们的拼属于对球队帮助有限的瞎拼。有些球员在场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到一种紧张的感觉;如果这种紧张仅仅是局限于赵剑非这种菜鸟还好说,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历届国字号都很常见,甚至到了中国国家队的一些30岁左右的球员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中国球员的心理问题,导致了部分“训练型球员”的出现,很多外教比如里皮,他是无法理解的,他会直接归咎于球员态度有问题。但作为本土教练,郝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可是知道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无法解决呢?是没有办法解决么?我不这么认为,比如说郝伟的老大哥李霄鹏这两年在鲁能,在给球员解压、调动球员积极性和斗志上做的就很不错。这一点既是郝伟在未来的执教生涯里,需要继续提升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国字号,未来在选帅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当然如果是一个心理大师来执教,或许这支球队本届比赛场面能好一些;但是客观的说,郝伟这三场比赛在战术安排上并没有什么问题,战术思路还算是比较稳妥。而在临场指挥上,郝伟做的也没有问题;当球队出现问题的时候,郝伟换人的时间点很坚决。当教练的战术安排到位了,临场调整也做的不错,但有些问题依旧没有办法解决,终究又回到了这批球员能力不足。这个问题,谁能解决呢?
按照国家队正常的更新换代,在这些国奥球员完成使命后,接下来按理说会陆续进入国家队。再考虑到中国国家队的年龄结构是有问题的,目前国家队还有不少30岁以上的球员,中国国家队的更新换代更应该被提上日程。
从年龄的角度来说,原本应该去国家队挑大梁的应该是93年这批球员;但是受制于他们完美的错过了U23政策等原因的影响,外界称93年的球员为“被放弃的一代”背后,其实这些93年龄段出生的球员,这几年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而同属于93国奥系列的95年龄段球员,看起来质量还不错,但95年龄段不是奥运年龄段,球员基数又太少,可能还真就得指着97年龄段这批球员未来在国家队接班。
然而这批球员在亚洲范围内从小输到大,指着他们未来在国家队接班是否有些强人所难?可是看看再往下的01年龄段球员,无论是球员基数,还是在亚洲范围内的实力定位还不如这批球员的情况下,或许未来几年的中国队只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