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诡实录》是由香港游戏开发团队开发的一款以香港都市传说为题材的第一人称恐怖游戏。游戏于1月6日正式在Steam上线,短短数日就吸引了大量人气UP主的青睐并为其制作视频与游戏实况,是2020年开年后的一个小爆款。
发售一周后,《港诡实录》在Steam上收获了678篇评价,有78%的用户为《港诡实录》打出了好评。
有意思的是,《港诡实录》的好评中有不少是“差评”,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这些玩家最终为《港诡实录》打下了好评。
那么,《港诡实录》的游戏质量究竟如何呢?
1
《港诡实录》的游戏背景是现代中国香港,游戏主线的第一个场景为著名的九龙城寨,主角与几位NPC则是探灵节目“逃出灵异点”的工作人员,主角的工作主要是摄影与记录。
“嘉慧”是贯穿游戏的女主角,她是“逃出灵异点”的主持人之一,在游戏第一章的开始不久后,身为主持人的“嘉慧”在镜头前诡异消失,男主角从此也就走上了在不同诡异空间寻找“嘉慧”、寻找真相的惊悚旅途,游戏的故事也正式由此开始。
游戏的内容不多,正常通关主线大致只需要5-6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你擅长恐怖类型的游戏,通关时间可以更快。
在Steam上《港诡实录》的评论区里,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给《港诡实录》打出好评的玩家占了对大多数,但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好评从内容上看和差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对于差评的部分,评论区几乎实现了高度统一。
在圣光的帮助下,茶馆通关了《港诡实录》,也摸清了游戏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现象的背后原因。
2
《港诡实录》有着一条明确的叙事主线,第一章从嘉慧消失开始,引出多个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线的故事,并暗示多个诡异故事存着剧情上的互通。
游戏中融入了大量港味怪谈,这些怪谈以道具、背景甚至人物的形式覆盖游戏的整体流程,如果你是国人玩家,那么《港诡实录》的这些设计无疑是接地气的,大大丰富了玩家在剧情中的参与感。
遗憾的是,官方在叙事上的表现还略显青涩,四个故事的连贯性存在不小的瑕疵,官方有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构思,但在具体表达上发挥并不稳定。
因为背景故事设置在中国香港,官方为游戏中的角色都配备了粤语配音,虽然游戏中牵扯到语音的部分并不多,但得益于声优的出色发挥,这些粤语配音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面是《港诡实录》经常容易招惹差评的原因之一。游戏的人物建模十分糟糕,身为重要NPC的嘉慧无论是正常状态还是被鬼附身的状态几乎都只有一个表情。眼神空洞,动作僵硬,整体人物有一种塑胶感,属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程度,而这居然在鬼使神差成为了游戏的重要的话题点之一,后面我们会提到。
场景建模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港诡实录》场景建模十分优秀,在还原香港人文风貌上做的相当出色,细节十足。
当然,或许是因为人手不足的缘故,游戏的整体优化十分糟糕,穿模、掉帧是游戏中常有的事,但整体上对游戏的整体体验影响不大,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
常玩恐怖游戏的玩家们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判断一款恐怖游戏是否优秀,除了画面、剧情这些外在表现,恐怖游戏需要更注重对恐怖本身的挖掘,尤其是在玩法细节与恐怖氛围的营造上会直接影响整体游戏的体验感。
遗憾的是,这两方面的设计,《港诡实录》做的并不够好。
3
解谜内容贯穿《港诡实录》整体流程,同时也是游戏的核心玩法。在这方面,《港诡实录》做的不错,游戏中很多的解密内容都融入了大量的民俗内容,难度设置适中,让玩家的注意力更多时候在关注民俗与解谜的剧情背景关联,而不是单纯的思考解密逻辑寻找道具。
动作方面的设计就比较糟糕了。游戏中涉及到动作的地方主要是一些追逐戏与躲猫猫游戏,这些本应该是游戏中最为惊悚与恐怖的部分,但在《港诡实录》里,你很难感受到这些戏码带给你的压迫力。
游戏的AI判定很迷,游戏中的“柜子”几乎等于无敌点,就算当着鬼的面堂而皇之的躲进去,鬼也不会发现。由于可躲避的柜子几乎追逐戏、躲避的剧情点是同步的,所以遇事不决当个“柜皇”几乎就成了游戏中的无敌选择。
当然,最糟糕的还要数游戏的恐怖氛围渲染,游戏多方面细节的缺失大大降低的游戏了恐怖氛围。
首先是在吓人手法上。有NPC互动的场景下,《港诡实录》的吓人手法基本上都是跳吓,即躲避、遇鬼、一张大脸出现然后game over,吓人手法老套且单一。而因为几乎无敌的“柜子”与AI的糟糕判定,基本上在熟悉之后这样的吓人手法就很难再对你造成压迫感,甚至可以堂而皇之的“微笑面对危险”。
非NPC地方的吓人手法也有不少槽点。游戏第一章,主角在狭窄的管道中前行回头却遭遇了此前单独行动的嘉慧,然后下一秒,嘉慧在惨叫声中被“拖”出了管道。
这段如果处理得好本是一段不错的吓人戏,但官方在处理上忽略了很多细节。嘉慧的突然出现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嘉慧脸部建模穿模了,没有表情的脸与激动、兴奋的情绪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