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光回溯到30年前,1985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刚刚获得亚洲杯亚军的国足只需最后一场主场打平中国香港就能获得小组出线权,面对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对手,国足1:2失利,成为“519”事件的导火索。
最近,有眼尖的网友扒出了许亚军在早年在电视剧《一年又一年》中的一个片段,当时他和刘威两个角色围坐在电视机前看1985年5月19日国足与香港的世界杯预选赛(即519惨案)。当看到国足被进球后,刘威愤而站起,怒斥“看国足比赛我手痒痒”、“什么玩意儿”后,摔门离去。而“祁厅长”则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当老婆来喊他回家时才缓过神来,拿起桌子上的啤酒瓶就往地上砸了个粉碎,并怒吼道:我憋得慌!这个小片段中的刘威和许亚军,将两个典型的球迷形象刻画的入目三分,网友看过后纷纷称赞道:祁厅长果然是演啥像啥。
想不到的是,中国足球和三位香港门将,有过如此深的恩怨和瓜葛!当年1985年519的一幕,很多上了岁数的球迷,还会历历在目。当时中国男足打平就出线,就能晋级第二轮。但是面对中国香港,国足1:2输球,香港门将陈运岳,表现的就极为出色,多次力拒中国国脚的射门。
历史上中国香港也算中国队的苦主,519事件固然就让人痛心疾首,当年在广州,国足打了中国香港一个7-0,但最终因为净胜球算漏一个,自己踢飞必进点球这样的双重作死下,国足还没来得及兴奋就发现自己被淘汰了的现实。
工体8万名球迷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赛后发生了大规模混乱,毁坏了很多公共设施,最终以拘留127名肇事者才得以平息。国足1-2输给中国香港队,这一天也被定义为“519惨案”,主帅曾雪麟离开国足,中国女排连续夺得世界大赛冠军的荣耀也在当时的国内体坛因为519惨案而受到影响。
国足的港囧还不仅如此,且不论曾经的519和7-0这样的弱智式胜利,在旺角大球场以力压曾经老大哥中国队出战,就已经够中国队难堪了,随之而来还有两囧:如果在旺角大球场不胜,那国足首先提前告别2018世界杯视为一囧,如果中国香港成功拼得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二晋级了,那就是第二囧,这才是国足最无法接受最丢人的方式。
如此成绩与历史战绩相比,无疑是大幅退步了。1958年世预赛太过久远暂且不论,重返国际体育大家庭后,国足对世界杯的首次冲击是1982年世预赛,若非沙特末轮主场放水0比5输给新西兰,国足便可直接进军西班牙,结果附加赛在半个主场新加坡1比2憾负新西兰。1990年世预赛,国足遭遇著名的“黑色三分钟”,最后时刻被卡塔尔2比1逆转,只差一步去罗马。算上“519”和“输也门”,职业化前的4次冲击有半数险些成功,与最近4届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职业化之后成绩反而下降,流言蜚语自然扑面而来。
正因为有这类“婆婆“,国足曾经有过一位跨界领队——曾雪麟时代,领队傅明道原是搞跳水的。这种模式取得过一定成功,比如国足史上第一次击败世界冠军——1984尼赫鲁杯1比0击败阿根廷,随后又拿了1984亚洲杯亚军。但519一出,这个团队就散伙了。
武磊的优点就是一个拥有很好的门前嗅觉,跑位,前插的球员,缺点就是脚下技术不好,持球能力差的球员。也别在那叫你武磊替补替补啥的了,归化球员拥有很好脚下技术,盘带能力武磊是比不上,难道归化又拥有武磊的跑位和前插的能力?其实无论是归化还是武磊都是优缺点很明显的球员,包括现在的c罗还是梅西都是特点型球员,c罗是靠前场跑位前插打门的球员,梅西就是靠脚下技术盘带突破打门的球员。俩个不同特点的球员,你叫c罗以梅西这种踢法他也踢不好,反之也是一样,梅西也没有c罗这种前插跑位的意识和头球能力,梅西是个很吃球权的前锋(当然考脚下技术都是很吃球权的)足球比赛是个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特点球员,边锋脚下技术出众球员,能背身拿球且能传出球中锋,能跑位前插抢点的边锋。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是个团队游戏,目前在国足也就武磊能跑位前插抢点,拿下武磊替补?那谁去跑位前插?还是全上脚下技术好些有盘带能力的前锋,可以去看看对面的日本和韩国,他们前锋的脚下技术差吗?为啥进球那么少每场都是一球左右,每场都有十几到二十几次的打门就是进不了球,现代足球想靠个人能力打进球真的很难,现在的防守队员只要把位置站好很难把球带进去的(你以为每个人都是梅西啊?现在梅西年纪大了他也很难突进入完成进球了,参考现在在巴黎,打了好几场轰了十几次射门进不了球,是因为他现在很难突进去了,以后他的进球会越来越少的)日韩现在就缺一个武磊这种不吃球权前插跑位的前锋。前面也说了脚下技术好盘带好的球员很吃球权,右边球员拿到球权左边的球员只能散步发呆了。你叫他无球跑动他真的不会跑,在中超脚下技术比武磊好的有很多,知道为啥进球都没有武磊多不?过度的盘带且没有超强的过人能力使得他们只能传中要不就内切打门,所以他们进球少,现在的足球不像是以前那样的了,随随便便把人就给过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足球理念更先进防守队员的防守方式,理念都是很先进的了。武磊在中超进球多是因为奥斯卡?对的,可是现在奥斯卡还在海港还能出一个射手王吗?海港球迷应该都知道把,前场有哪个球员武磊的特点,他们脚下技术盘带比武磊好吧?奥斯卡就是个传球手,武磊离开了海港这几年啥成绩,不就是实在找不到进球的人吗,奥斯卡助攻也少了很多是他传球能力下降了?不是把,是前场根本就没有武磊这种跑位前插抢点类型前锋,全是习惯性的站在禁区里等球,所以海港进球少。一个能传球的一个能跑位的拍一下不就恰当完美?足球是一个团队游戏,持球能力强的很重要,无球跑动的也同样重要。别老是在喷武磊有球能力很差,没有盘带能力,那其他球员他们能有武磊的前插跑位抢点能力吗?是不是也该喷?人都有长的美丑的,何况球员他们也是人有着优缺点,c罗利用他的无球跑动前插抢点射门成了世界级前锋,梅西也照样利用优秀的脚下能力拥有了现在的地位,绝代双骄?这俩个球员在一个队里踢球肯定很棒,梅西的传球,c罗的抢点射门。所以武磊在国足地位是最稳的,因为球队里就一个他这种类型的前锋,无论任何教练来职教中国队他都是一个铁打的主力,13场11球证明了他利用了他的特点已经踢的很好了。别说武磊在场上经常影身,因为当他出现时证明进球机会就来了,武磊12强的三个球每一个都是跑位抢点打进,当武磊已经开始跑的时候,对手还是队友都还是在等球呢,不信可以去看看进球回放。当然归化球员的盘带持球能力武磊也是比不上的,所以并没有谁强谁弱之分,就不是同一个类型的球员,就像梅西和c罗一样。进球也差不多,但是在国足武磊进球是最多的所以他的重要性球队中最重要的。这也是一直不下武磊的原因,为啥武磊在场上机会多,跑位型前锋本来机会就多好吧?脚下好的体力大部分都是花在带球盘带上了,跑位前插抢点的大部分都花在禁区跑位上所以机会多啊,只要中后场往禁区里传武磊就能跑到大部分,所以破门机会多。有一说一武磊的前插把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就是不停球一脚射门那种,武磊的一脚射门的凌空球进的也是很多的。武磊的单刀是很差的主要原因是有球能力太弱了,看过武磊年轻时踢球的都知道以前有球能力不差的,只是后来转型了改成了跑位前插抢点型前锋。所以脚下能力会慢慢下降的所以单刀就经常进不了,当然武磊在中超的单刀也还是可以的,踢恒大的单刀没丢过把好像,主要是中超水平低,防守队员拉夸守门员菜,所以才掩盖了武磊的缺点,到了国家队西甲就慢慢暴露出来了。当然了武磊如果当年走的是盘带突破这条路,他的跑位前插抢点就会下降,他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中超进球和国家队进球。我告诉你们在12强比赛里大部分的进球都是靠前插抢点射进的,过好几个人在进球的几乎没有的。当然了武磊练单刀,加强盘带突破能力不可能的年纪在这里,就算练好了也退役了。武磊是国足里面跑位前插抢点唯一一个这个类型的球员,所以他主力谁来当教练都换不了的,足球比赛是团队游戏不可能只上同一个类型的前锋,你们玩游戏也不会一直玩一个对吧?如果对,那么就证明你们只有一个游戏玩,日韩已经是很好了例子,前场球员哪个没脚下技术,就差一个能跑位前插抢点打门的球员。日韩能赢球靠的就是中后场不断的送球才能赢,韩国对阿联酋一场比赛射了20脚门进了一个点球,可以想象那几个前锋都是对着空气射门了,浪费多少机会。武磊和他们比不是小巫见大巫?中韩俩队互换一下中后场中国队不仅能进世界杯,武磊还能进更多球,没办法这就是命。一个球队里脚下技术好的和跑位前插抢点的才能踢出好的足球,就像奥斯卡和武磊,一跑一传。全上脚下技术好的你会发现队内会消失跑位前插抢点这种进球的机会,而带球过人进球这种机会几乎不可能出现,就算出现了也是好几轮甚至十几轮才会出现或者出现不了,但是前插抢点这种机会每场都会有的,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就是武磊。
北京时间11月16日23点,国足将迎来12强赛第六场比赛,对手是澳大利亚队。
#国足12强赛#这是吴曦 徐新与吴曦 蒿俊闵的中场热区图对比,大伙能看出区别么。
北京时间11月13日,新华社发文对中国男足的下一场比赛进行了前瞻,并表示,国足要抓住最后一线生机。
分析人士认为,国足撤下徐新,导致对方前锋攻到弧顶时,我方后腰没有去保护,对方从容回做起脚打门造成了角球。
在国足对阵阿曼的比赛里,国足1-0领先,但李铁换下了洛国富和防守后腰徐新,换上了吴兴涵和蒿俊闵,几分钟后,阿曼就打进扳平一球。
最近国足憾平阿曼,或者说幸运拿到一分技战术层面不想说什么我想说说自己的感想,或者一些感悟吧球迷对于国足实力,并非盲目乐观,一定要出线,或者怎么样但是不能没有精气神,赢也战战兢兢,输得窝窝囊囊,没有亮剑精神,即便对手再强大,也不能不敢亮剑,只会挨打吧对澳大利亚,日本,开局一味死守,先挖坑,都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却显有反击,丢球迟早的事,内心已惧怕对手,还谈什么进球,更甭奢谈赢球哪怕平局,如果没有归化球员,结局,呵呵对沙特,越南,阿曼,纸面完全没有机会赢吗?可是仅仅赢了越南,还是靠绝杀,对沙特,阿曼,就是输在了细节,或者瞬间的松懈,排兵布阵,换人也一言难尽国产教练,从高指导到李铁,总给人感觉没有完全决定权,选人,用人,排兵布阵似处处受人掣肘。出问题就背全部锅,足协只会学鸵鸟,头埋起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当听不见,不做回应,大不了主教练下课,换人,再折腾一遍从高指导第一次带队开始,到现在,十多年了,历经四次世预赛,换着花样死法,足协有没有总结过,反思过,换一任领导,将前任一切推倒重来,再折腾一遍,却不曾想想做的究竟对中国足球是好还是不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许,在跌入深渊的路上,中国足球一直在大步向前,回过头再看,以为曾经是低谷,确实现在遥不可及的高峰现在,世界杯渐行渐远,联赛支离破碎,一地鸡毛,青训又是青黄不接,也许还将继续走低,但愿能及早止跌回升吧,前提是要有科学规划并坚持脚踏实地执行,不要再急功近利了不要过十年再回头,原来当时还真不错,现在都遥不可及啦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已经有过深刻教训,我们在犯错的道路上,还要再交多少学费,才会觉醒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