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曾伟
体育大企业记者
长期以来,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都会受到西方世界的诟病,而在中国,回响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东风越来越强,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切身体会到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东京奥运会进一步戳破了西方世界的许多神话。
“外国人不重视奖牌”“中国的好体育不在国外打”“中国的体育靠举国体制”,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判断。在目前的奥运会之后,这些观点都是不靠谱的,我相信公众已经做出了评判。
中国外媒花样折腾奖牌榜
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最后时刻被美国超越。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引导舆论淡化“唯金牌论”,不存在主流媒体炒作金牌榜的中美对抗。因此,无论是领先还是被超越,人们的主要注意力仍然在体育本身上。
然而,国外媒体却做出了许多小举动,利用各种方法来降低中国的排名或提高自己的排名。美国媒体一向摒弃按金牌排序的做法,而是按照奖牌总数进行排名,以至于美国一大早就登顶榜首。
纽约时报奖章名单
事实上,虽然国际奥委会没有相关的硬性规定,但东京奥运会官网是按照金牌排名的,法国队报等权威专业媒体也是按照金牌排名的。
当我们到达欧洲时,有更多的技巧。有媒体干脆把整个欧盟的所有奖牌都算在一起,让欧盟排名第一。没想到,欧洲大团结的理想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奥运奖牌榜上实现了。
在欧洲媒体的奖牌榜中,欧盟排名第一
当然,作为中国人,别人笑奥运奖牌榜,总比上网强。但是,如果外国人不在乎奥运奖牌,这件小事足以让这样的判断自行其是。
也有一派简单攻击中国金牌的所谓“含金量”。《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得金牌,政府把重点放在西方资金不足的不太知名的项目上,或者那些有多枚奥运金牌要拿的项目上”。这种说法已经被西方媒体传播,甚至在中国也有一些支持的声音。
《纽约时报》抹黑中国体育
首先,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荒谬的。问《纽约时报》,你敢按照自己的标准挑出美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哪些是知名项目,哪些不是知名项目吗?如此强调平等权利的西方舆论,不得不去争夺奥运金牌。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按照这个逻辑,中国队擅长的项目也绝不是“别人不玩”。以乒乓球为例。根据美国奥委会的报告,美国有1700万人参加乒乓球运动。美国大约有250家乒乓球俱乐部,其中有78家乒乓球俱乐部能够保持盈利,这恐怕连中国都比不上。
还有中国队的无敌举重,代表了人类对力量的终极追求,其意义不逊于美国队暂时更擅长的田径项目,代表了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中国举重队甚至获得了大量的国际粉丝,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项目的存在,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不管你怎么看,都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关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奥运会夺金的可能性也是这种强调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这只是在一定发展阶段追求胜利的理性选择。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加强各个领域的投入,希望取得更多的突破,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在游泳和田径项目上的辉煌表现就是明证。我想知道美国奥委会是否有一天会加强对乒乓球或羽毛球的投资。
所有国家都可能使用国家系统
要说这种对中国体育的诋毁,最古老的就是对“举国体制”的攻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举国体制。中国奥委会前秘书长魏纪中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定义“举国体制”》。文章说:“很容易把以牺牲政府为代价培养运动员的模式想象成‘举国体制’。"
如果借用这个定义,我们相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都在经济上支持运动员的发展。
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英国政府增加了对体育的投资。在那届奥运会上,英国队只获得一枚金牌。据《The Paper》报道,此后,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体育委员会,向体育领域拨款。资金来源中,25%来自财政直接投入,其余75%来自国家彩票。
随着英国加大对奥运项目的投入,英国在奥运金牌榜上实现了强势反击。除了在2012年作为东道主获得29枚金牌,在金牌榜上排名第三之外,英国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27枚金牌,推动中国在金牌榜上排名第二。在这届奥运会上,英国队获得了22枚金牌,排名第四。
被列为“筹资伙伴”
美国体育一直高度商业化。坦率地说,中国的体育改革必须学习美国的模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完全放开了体育,甚至美国政府也非常支持体育。
在美国奥组委官方网站上,他声称不接受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这句话的原文是“美国奥委会的奥运会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支持”,这是非常尴尬和奇怪的。
声明的原文极其尴尬和难堪
根据美国奥委会发布的财务报告,它有各种项目,如“奥运会和残奥会比赛”、“高水平表演”和“投资项目”。所谓“奥运会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支持”是否意味着美国奥委会的整个运作都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支持,值得怀疑。
有更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奥委会绝非“免疫”。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美国奥林匹克捐赠基金。这个基金会主要负责帮助美国奥委会“投资理财”,盈利后可以支持美国运动员。自1984年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向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拨款3.5亿美元。
这个基金会的第一桶金,实际上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产生的收入的一部分,投入这个基金。这些收益可以被视为属于整个美国和所有美国国民的财富,但它们被投入奥林匹克基金以支持运动员。不知道是否应该算是“举国体制”。
美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对基金会的介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会首任主席、1981年至1984年担任美国奥委会主席的威廉·爱德华·西蒙(William Edward Simon)曾在20世纪70年代担任美国财政部长。
这些都不禁让人想起关于美联储的传说。很多人说美联储是私有的,不接受美国政府的干预。然而,这个传说已经被特朗普和拜登粉碎了。
当然,这些迹象只能算是捕风捉影,但也有很多现实表明,美国体育的发展不可能100%依赖市场。
美国奥委会的训练中心位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前训练中心是恩特空军基地,该市还向美国奥组委提供财政支持。还有公开信息显示,美军也将在美国奥组委的领导下支持残奥会。
而且,美国奥委会只是美国体育的一小部分,大学体育才是美国体育的基石。在本届奥运会上,来自美国著名公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16名学生运动员获得奖牌。接受联邦资助的公立大学学生参加奥运会并取得好成绩,是“举国体制”的胜利吗?
男子4X400接力金牌得主莱本杰明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
其实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证明中国的体育制度是完善的,更不是为了贬低任何人。美国和英国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所有理性的讨论也受到欢迎和尊重,但如果是恶意中伤和攻击,那就另当别论了。
至少,我们的体育改革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离竞技成绩和全民健身的最佳平衡越来越近了。
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从自身出发,既要参考国外经验,也不要迷信西方话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始终是一个原则。
运动员要时刻牢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