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奥运会归来后,杨倩在网上发布了很多健身视频,激发了很多人的运动热情。这个精致文静的女孩,在经历了奥运会的精彩较量后,对努力与成长、坚持与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有太多的瞬间让我记不起来了。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冉冉升起,杨倩激动不已:“金牌是给祖国最好的礼物。”赛场上,她沉着冷静,多次用稳定的发挥扭转局势;在领奖台上,她面带微笑,她暖心的动作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不要想着结果,尽力而为。”从射击训练之路到运动生涯的巅峰,杨倩靠的是执着的热爱、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努力。和很多奥运选手一样,她的这条成长之路,离不开中国体育代代相传的精神鼓励,离不开新时代为运动员提供的广阔舞台,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是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让奥运会辉煌,激发了奋斗的自豪感。
“竞争是你自己和自己之间的较量”
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杨倩在比赛中对自己的要求;嘲笑困难和挑战也是她生活的气质。东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压力可想而知。最后一投,领先的对手打出了8.9环,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场面顿时变得嘈杂起来。杨倩试图屏蔽干扰,打了9.8环并获胜。
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专注和稳定?“尽最大努力控制、稳定自己的情绪,拍好每一个镜头。”在杨倩看来,“竞争是他自己和他自己之间的较量”。只有保持稳定的心态,才能笑到最后。
在高手众多的奥运会上,运动员更多的是技术而不是心理。扔掉包袱,轻装上阵,是杨倩出色表现的秘诀。她在女子10米气步枪和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打进决赛,总是在最后时刻超越对手,让人看到了“00后”的冷静、自信和果断。
“这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杨倩说,只有跌倒了,你才知道如何调整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于运动员来说,失败是常态。人只有不断磨练,才能成长。”
“射击一直伴随着我。”
从10岁起,杨倩就一直沉浸在射击中,这是一项可以自言自语的运动。
那一年,体校教练余丽华去学校选拔射击青年。除了平衡测试、外壳等专业考试,余立华还被杨倩的眼睛“抓住”了。“和她说话时,她直勾勾地看着我,没有躲闪,说明她是一个敬业、自信、勇敢的人。”于丽华说。
进入射击队,首先要练基本功。为了稳定耐用,又小又瘦的杨倩需要长时间拿着10公斤左右的步枪,难免会让他觉得无聊。练习了一年多,杨倩想过放弃,但被妈妈说服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坚持。”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杨倩的心里。“虽然一开始是出于好奇练习射击,但渐渐地,我离不开它了。”杨倩说:“拍摄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我和拍摄取得了共同的成功。”
12岁时,杨倩获得全国青年锦标赛亚军,14岁时,他在浙江运动会上获得三枚金牌。2019年,杨倩凭借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她打了633环。当时国家队只有三个人打出了这个成绩。”于丽华说。
从第一次走进射击队的大门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杨倩最深的感受就是坚持。与结果相比,她更注重过程。“这就是我想做的。我必须尽力而为,不留遗憾。”
举起你的枪,屏住呼吸,瞄准,开火...一场比赛后,杨倩不断挑战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并与自己的梦想拼图连接在一起。2016年入选清华射击队,进入清华高中。杨倩的训练时间通常安排在放学后,有时他不得不晚上回到学校学习。在紧张的日程安排下,杨倩养成了高度自律的习惯,在拍摄和学习上也从未掉队。“我努力平衡,在学习的时候努力学习,在训练的时候努力训练”。
2018年,杨倩顺利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果你做得好,就会有好的结果。”
在国家队的四次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中,杨倩获得了第一名并锁定了参赛资格。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她遇到了低潮,到达东京后,她并没有回到试赛的状态。
在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中,杨倩的表现跌宕起伏,一共60发。她总是面对目标文件,从不回头。“每一枪都在与自己的内心作斗争,不断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经过多年的训练,她学会了自我调节。稳定的心态是无数汗水和努力铸就的。
杨倩总是轻描淡写他多年的努力。但在妈妈看来,女儿很有毅力:“一旦确定了目标,我就要为此付出12分。”
“当我走下领奖台的那一刻,结果全是零。”杨倩有着惊人的清醒。“每次比赛只有一个冠军。尽力就够了。”正是这种“能承受,能放手”的性格让她不怕输,甚至更不愿意承认失败。
生活中的杨倩也和很多同龄女孩有着相似的爱好:她会给自己剪指甲,做手工艺品,喜欢拍照。拿到两枚奥运金牌后,她只想重新开始,备战十四运,然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从体育场到校园,不同的场景切换,丰富了杨倩的生活体验。一个开放进取的时代,为许多中国运动员搭建了更加丰富多彩、广阔的舞台。“相信自己,做好自己,就会有好的结果。”这是杨倩的人生信条。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进步,会有更多精彩的东西等待这一代年轻人去创造。
人物传记
杨倩,2000年出生,10岁开始练习射击,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东京奥运会上,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获得首枚奥运金牌,随后与队友杨浩然一起获得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
人民日报(2021年8月2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