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奥运会金牌数超过美国,一些美国媒体“眼红”,频频做出一些“神操作”.....
比如把中国运动员比作“没有情感的金牌机器”。
早在7月30日,《华盛顿邮报》就发表了题为《奥运奖牌榜根本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的评论。
纵观美国现在的奥运成就,美国媒体的这篇文章可以算是一盆自己煮的“毒鸡汤”。
本文主要提到,在历届奥运会中,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奥运奖牌数就是一个国家的价值”,这也是一个国家成绩的“量化”指标。
这种现状被美国媒体认为是“狭隘和畸形的偏见”。
随后,文章还提到了美国人心中的担忧:虽然我们获得了很多金、银、铜牌,但一旦奖牌增速放缓甚至被超越,那么我们肯定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老美的焦虑对应的是什么?
奖牌榜首除了中国的“威慑力”还能有谁?
显然,美国媒体的这篇评论是在影射中国,说“金牌超过我们,就是所谓的‘狭隘偏见’”。
作为:
2016年,美国在里约奥运会上登顶金牌榜,美国媒体:中国落后,体育体制有问题;
2021年,中国在东京奥运会金牌榜上高居榜首,美国媒体:中国领先,但体育体制仍存在很大问题;
此外,本文作者还提到,美国的文化实力根本不需要通过奖牌数量来获得。
比如美国体操运动员拜尔斯以“心理健康”为由退役,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美国“自由民主”的软实力。
作者还写道: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拜尔斯的决定无疑是对美国形象和声誉的第一次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拜尔斯证明了“你不应该为了声誉而失去健康”。
可以看出,这是美国媒体作者的经典手段:真的很难说“正方形是圆的。”.....
同时,除了这种美国式的“粉饰”,国家广播电视台(NPR)也发表了类似的文章。
标题:奥运金牌榜如何覆盖全球?
与前者相反,这篇文章表达了“奖牌数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实力的体现”。
简单来说,奥运“冠军”对应的是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
本文引用上个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突飞猛进,间接导致美国一路下滑。
暗示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多极化的第一个原因”。
看这两家美媒的报道,虽然观点不同,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美国必须赢得一切”。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媒体按奖牌总数排名。显然,美国是第一位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小心思”,才可以算是自我安慰。
同时,美国媒体之前提到的“中国体育体制存在问题”的言论,总是从他们报道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所谓的“优越感”。
奥运会有竞技精神,但不是“狭隘的竞技精神”。美国媒体明确解读了第二种,典型的是“打不过就抹黑,打不过就吹嘘”,也解释了什么是双重标准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