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能被任何标签真正定义,比如“跳高哥”“清华学霸”。第二次去奥运会的时候,王宇没能上演奇迹,无缘决赛。对他来说,未来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不管结果如何,他还是选择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节奏,在每一次摔倒的过程中品味比赛本身的乐趣。
东京奥运会后,王宇将迎来“30岁”。这是王宇第二次参加奥运会。与前一部不同的是,这部由一位“老人”——王家岭指导、王宇老师陪伴。
王导是共和国的同行。虽然年纪大了,经历了太多的比赛,但这次来到东京,他比王宇更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战斗”。上一次在里约,王宇首次亮相奥运会。虽然状态很好,但是打得不好。不幸的是,它错过了决赛。当时,王导并没有跟随。
说起这一对师徒,颇有故事。王宇出生在一个田径世家,父母都是中长跑运动员。王宇天生身体健康,但没想到跳跃基因超级强。小时候去专业队试训,没有入选。然而,清华附中马月涵体育特长班却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于是这个来自南方的大男孩就搬到了北方的北京,同时开始了学习和训练的生涯。他在海淀体校训练,教练由王家岭指导。
王导是在没有所谓“基础”的情况下闯入田径圈的,但他热爱跳高,非常喜欢学习。客观来说,他在被视为二线球队的海淀体校培养出来的,肯定不如一线职业球队“先进”。虽然他带出了很多超过2米的高手(这曾经是一流运动员的标准),而且数量足以创造“全国纪录”,但哪位教练不渴望带出一位世界级高手呢?
王宇,一个不被职业队“喜欢”的男生,让王导眼前一亮。“他的上肢又细又长,腿略粗,看起来和手臂不协调,但股四头肌的大腿肌肉高度发达。”这是王导对王羽的评价。
接手王宇的时候,王导已经快要退休了,但是他对未来的憧憬给了他很大的动力。王导是学者型教练,王宇是地地道道的学生运动员。他们彼此非常默契地合作。高中期间,王宇越来越红火,不仅顺利进入清华大学,还在20岁时跃过2.28米,让中国田径圈眼前一亮。
2013年,在鸟巢举行的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比赛中,王宇一跃超过2.33米,是世界水平的好成绩,这让他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那一年,他获得了全运会金牌。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英俊的外表和清华大学的文凭。一时间,王宇成为了现象级运动员,吸引了众多粉丝,“清华男神”的美誉不胫而走。
运动员的成长越高,就越难。一开始一年增加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并不难。而且在尖端位置,一年增加一厘米甚至维持现状都不容易。2013年跳2.33米后,王宇没能利用好这个势头。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在鸟巢举行,王宇未能进入决赛。决赛中,山东名将张国威获得银牌,创造了中国男子跳高历史上最好成绩。不仅如此,那一年,张国威在美国尤金站的钻石联赛中跃过2.38米,接近了上海名将朱建华保持的30多年的全国纪录。
在张国威一个接一个的强势表现下,王宇正在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当时中国男子跳高的一对“双子星”备受田径界的期待,风格迥异,一路激战。2016里约奥运年,5月的川崎大奖赛,两人一起出赛,都跳了2米33,但张国威夺冠,王宇获得银牌。然而,王宇追平了个人最好成绩,奋斗了三年,终于有了起色。
但是没有人想到8月份的里约奥运会会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打击。传球比赛,两人都只跳过2.22米,打得不好,无缘决赛。次年的伦敦世锦赛,王宇成功晋级决赛。然而,当他在期末考试后进场时,突然感到身体极度不适,食物中毒,不得不放弃比赛,这是极其令人遗憾的。
幸运的是,在2017年的金秋,王宇在全运会上夺得金牌,逐渐迎来了各种好运。在2018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中,他获得了第六名,这是他迄今为止在世界比赛中最好的排名。在那一年的钻石联赛中,他多次晋级前三。盛夏的雅加达亚运会,他顶住巨大压力,以2米30的成绩夺得冠军。赛后,王导对速效救心丸有了强烈的味道。当时年近七旬的王导,比王雨还要紧张。
2019年春寒料峭的春天,王宇和王导去欧洲“跑码头”,一站一站的比赛相当顺利。特别是当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室内比赛中,王宇成功跳下2米34,打破了张国威保持的全国室内纪录。当时,王导兴奋地手舞足蹈。
面对东京奥运会,王宇开始饱受“年龄”之苦。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过去学习和训练,但现在他工作和训练。他一下子站到了三十,他和王导都想再战。不要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过高,然后尽可能享受场上的每一分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泰坦体育】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