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1岁的郎平随队出征,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击败日本队,成功登顶世界冠军。全国人民欢呼雀跃。
从此,中国女排进入了“郎平时代”。
1982年亚运会、1983年世界超级女排锦标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冠军。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一次又一次登上世界舞台之巅,向全世界证明了“铁锤”这个称号绝不是虚名。
从一个普通女孩到“铁锤”,从“铁锤”到被全网诟病“忘恩负义”,郎平这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一个,
郎平1960年出生在天津,后来和家人一起住在北京。
小时候郎平身体不好,所以妈妈经常煮小米粥来补充营养。没想到这个补充编了个“大高个”。郎平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身高达到了1.7米,在同学中一直是最好的。
起初郎平的志向是当医生,当排球运动员是无意的。
郎平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迷,他经常带女儿去体育场看比赛。郎平一个接一个地对排球产生了兴趣。
有一次,体校不得不招生。郎平身高腿长有天然优势,轻松通过测试。进入体校后,郎平逐渐放弃了当医生的梦想,开始专心练习排球。
郎平先天条件太好了,排球很有天赋。没过多久,她就被选入体校排球队。
同时,郎平对人才没有自立能力,忽视培养。她的训练强度比别人高,甚至每个月都要穿破一双鞋。
“天才等于1%的天赋加99%的汗水”,适合郎平。
通过刻苦训练,郎平于1978年正式入选国家集训队,成为中国女排的一员。
第二,
进入国家队后,郎平很快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重要比赛——第八届亚运会。不幸的是,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亚军。
不过,对于第一次进场的郎平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有了这次经历,郎平的“小宇宙”彻底爆发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获得过职业生涯的第二名。
从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到1985年的第四届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中国队包揽了所有的冠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郎平患上了阑尾炎。由于她是球队的主攻手,手术会耽误比赛,所以她强忍疼痛,拿到了冠军。
在职业生涯中,她多次获得“最佳进攻手奖”和“优秀运动员奖”,还被评为“世界三大主攻手之一”,荣誉无数。
然而,长期的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正在逐渐压垮她的身体。到1986年,郎平已经来回做了12次手术,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她继续在赛场上拼搏。
因此,郎平选择在1986年退休。
时隔多年,即使郎平离开赛场,她在中国的名声也无人能及。
第三,
退役后,郎平也得到了初恋。1987年,她爱上了篮球运动员白帆,并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郎平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也没有接受国家分配的副局级工作。相反,他选择出国留学来充实自己。
不得不说,郎平一直都是那么的大胆勇敢,不然他也不会带领中国女排屡屡脱颖而出。
白转也同意她的想法,就这样,夫妻二人都出国留学了。
然而,在美国学习面临很多费用。郎平虽然是知名运动员,但并不富裕。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郎平一边学习一边申请当学校排球队的教练。学校领导见候选人是郎平,欣然接受。
于是,郎平找了一份教练的兼职工作。然而,这笔收入对于整体支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当时为了省钱,郎平几乎每天都吃三明治,以至于看到三明治就觉得恶心。
无奈之下,郎平只能去意大利俱乐部莫迪纳当教练。有了这笔收入,她可以算是在国外站稳了脚跟。
1992年,女儿白朗出生,给夫妻俩的留学生活带来了惊喜。
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女儿而变得更加稳定,反而逐渐疏远。
最终,两人因为分居发生了冲突,并于1995年和平结束了婚姻。
离婚后,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白帆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人。在郎平忙于事业的时候,他在美国照顾女儿,是郎平坚实的后盾。
第四,
两人离婚后,郎平曾经交往过一个美国男友,他不仅高大帅气,还是政治经济学博士。
然而郎平却奉命回国当教练,这段感情也就此白搭。
当时的古巴几乎不可战胜,大家都期待郎平的回归能够打破这种局面。
遗憾的是,在郎平执教的四年时间里,中国女排获得了两次亚洲冠军,却没有赢得国际比赛。
这个成绩其实很好,但是郎平很自责,因为她辞去了主教练的职务,又出国了。
然而在2005年,一个消息震惊了所有中国球迷——郎平成为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他们对郎平发起了炮轰,说她“忘恩负义”。反正很难听到和骂她。
有一段时间,郎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曾经羡慕她,现在讨厌她。
不过对于这些言论,郎平的心态还是比较平和的,因为她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的想法,她只想活着。
当媒体问她这个问题时,郎平能够非常冷静地解释。综上所述,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她觉得中国队的其他教练都很成熟,和她没有区别。
第二,女儿还在美国,年纪还小,需要照顾。她不太年轻,也不想来回奔波,所以在美国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她希望所有中国粉丝都明白“郎平属于中国,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
这番话之后,球迷对郎平的怨恨也消散了不少。当我想到“中国人是美国队的教练,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吗?”,心情好多了。
就这样,郎平当了近5年的美国队主教练,直到2009年才回到中国。
五、
这时,郎平已经快50岁了,但仍然孤身一人。她以为自己会这样度过余生,却没想到会偶然遇到王玉成。
王玉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也是鉴宝专家。
俗话说“文体不分”。一个搞文学,一个搞体育,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好。
而且,王玉成非常喜欢看排球比赛,他的偶像是郎平。有了这样的前提,两人关系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
然而,当王玉成求婚时,郎平犹豫了。她想到了之前失败的婚姻,考虑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拒绝了王玉成。
好在王玉成没有放弃,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感动了郎平,让郎平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同时,女儿白朗也支持他们的感情,鼓励郎平再婚。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并于2016年步入了婚姻殿堂。
不得不说,王玉成真的很爱郎平。即使郎平成为女排主教练,也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感情。
当郎平遇到烦恼时,王玉成会耐心安慰她;每次郎平下班回家,王玉成都会做她最爱吃的红烧肉;郎平膝盖受伤,王玉成就自己动手扶她上下楼梯。
听起来像是小事,但要坚持这些小事好几年并不容易。
而且,郎平的父亲因病去世时,为了不干扰郎平的事业,王玉成一路处理老人的善后事宜,这让郎平非常感动。
郎平一直称王玉成为“王小姐”,体现了她对爱人的崇拜和依赖。
在王玉成的照顾下,50多岁的郎平似乎被宠成了小女人,根本不需要为生活操心。
郎平只有在家里有王玉成撑腰,才能专心打排球。她带领中国女排重回巅峰,获得了三次世界冠军。
六个,
郎平的人生无疑是丰富多彩的,能够在晚年找到一个值得托付的爱人也是值得祝福的。
看她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感悟,比如训练中的毅力,球员的勇气,教学中的尽责,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郎平的参赛让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为女排开了先河,创造了女排精神。
郎平曾说:“女排的精神不在于夺冠,而在于有时候知道自己赢不了,尽自己最大努力。”。
为了国家的荣誉,每个运动员都责无旁贷。或许正是这种态度,才能让女排一次次突破极限,在强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