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航/听写
快乐的鱼/写作
我叫尹航(@尹航19940213)。我今年27岁,曾经是国家队球员,打了22年乒乓球。5岁开始接触乒乓球,12岁被球探发现,15岁进入八一队。在最辉煌的时候,我担任旗手,带着所有中国运动员参加了亚青赛的闭幕式。
那些年,我参加了许多国际比赛,获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奖项。然而,我最终还是输给了伤病。24岁那年,我早早结束了职业生涯,带着遗憾离开了国家队。现在已经退役两年多了,很少再出现在电视上,但生活重心还是放在乒乓球上。目前,我和朋友合伙经营一家乒乓球俱乐部。
当我手痒的时候,我喜欢去公园向我的叔叔和爷爷们学习。和他们一起玩只是为了好玩,没有游戏那么紧张,快乐的一天就会过去。有些叔叔伯伯熟悉我后会问我:“你也是名人,为什么天天和我们这些业余老人混在一起?”
我不太会表达。有时我解释两句,有时我什么也不说。
2018年,我受伤后首次复出,一年后正式告别赛场。2018年,受伤后第一次回来,一年后正式告别比赛。
我相当内向。小时候,我可以一个人玩一整天,不会觉得无聊。我妈妈从来不担心我一个人淘气,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我的健康。
我的家乡在辽宁鞍山,东北高纬度,秋冬季寒冷。一旦天气出现问题,我就会感冒发烧。为此,我家要保留各种退烧药和感冒药,我爸妈还要带着去医院三天。打针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
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是一个大家庭的命脉。一旦生病,父母就要放下工作,日夜陪我去医院,家里的老人甚至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为了让我身体健康,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为我做饭,把食物追到我嘴边。我又咬了一口,他们都开心了很久。
我小时候的照片,看上去挺虎实,实际上经常得病,让家人操碎了心。小时候的照片看起来挺扎实,其实经常生病,伤透了家人的心。
我父母担心我将来会生病。为了让我的童年不那么药力更强,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后来他们发现鞍山有一个体育幼儿园,专门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增强体质,于是在我五岁的时候就把我送去了。
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虽然我很弱,但我一直很活跃,对各种运动都很开放。进入体育幼儿园后,我的身体慢慢变强了,不再那么容易生病了,终于摆脱了父母的心病。看到我学习成绩不太好,他们就给我请了家教,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父母不再坚持,估计我也早就想过走体育专业的道路了。
五岁的我,被爸妈送去体育幼儿园,从此和乒乓球结缘。五岁那年,被父母送进了体育幼儿园,对乒乓球产生了依恋。
我接触的第一项运动是游泳,还不错。有一次我差点被省游泳队教练选中。可惜后来教练遇到了我爸,看到我爸的身材后就放弃了我——游泳讲究匀称和力量。如果我成年后也像我爸一样身材走样,岂不是辜负了教练们恶心的栽培?
幸运的是,后来我打得很好。2003年,父母听说辽宁省队来挑种子选手回去训练,觉得可能是个机会,就带我去见省队教练。经过几次实地试训,教练看到我各方面状态都不错,认定我是个好苗子。不久,父母把我送到省会沈阳,加入辽宁乒乓球队。
七岁时,我(左四)和鞍山队友们一起参加少儿乒乓球比赛。七岁那年,我(左四)和队友在鞍山参加了少儿乒乓球比赛。
到沈阳后,一年四季春节期间只能回家五六天。而且和以前不一样,一大家子人放学回家把好吃的送到嘴里哄着吃,生怕我训练后吃不好。来到沈阳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父母想糟蹋也够不着。一开始,我总是很沮丧。后来,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来到了球队。有玩伴打发时间,慢慢习惯了。
在省队学打乒乓球的前几年,我从来没有因为刻苦训练而产生逆反心理。相反,我再高兴也来不及了!这么小的球不仅能让我远离枯燥的学习,还能交到一些好玩的朋友,可谓一举两得,所以练球对我来说根本不是负担。
都说不爱说话的人很固执。我就是这样。练起球的时候比较固执。如果教练给我指出哪个位置不对,我可以闷着头连续练习几百次,动作不达标我是不会停的。从教练的角度来看,脾气倔的人都有一种韧劲,他们都认同,有了这种韧劲,我以后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2003年我9岁(前排右二),进入辽宁省队后和队友们的合照。2003年,我9岁(前排右二),加入辽宁省队后和队友合影。
辽宁省队培养了全国顶尖选手楠,所以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为国家重大赛事培养种子选手。这种选择机制是残酷的。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是一起练的,但是最后能够进入大赛的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国家队的就更少了。
很荣幸能进入国家队,但我还年轻,我是一个很重的组织核心。这么大的目标,我该如何管理?我妈怕我因为落后而省钱,就雇了教练一个人训练。每天,我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小时。
我妈怕我懒,不好好练。她每周四天从鞍山坐火车去沈阳监督我。当时没有子弹头列车,绿皮火车一趟要两个多小时。每次训练完都要去晚上七八点。宿舍就要关灯了,我妈正好出门走回家。为了省钱,她去了火车站一个多小时。当她登上回鞍山的火车时,她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
我母亲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好几年。惭愧的是,我是如此无知,以至于我打扰她来看我。其他家长没来,她就来两头监督了三天,这让我很没面子。直到懂事我才意识到。是她在我背后不断的催促,逼得我打牢了基础。
12岁那年,妈妈带我来到北京八一队,后来她干脆把粮食局的工作辞了,专心陪我训练。我12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北京八一队。后来她干脆辞掉了粮食局的工作,专心跟我一起训练。
2005年年中,我代表辽宁队在长春参加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得个人男单冠军和男子团体亚军。突然被八一队的球探注意到,给我妈留了个电话。在乒乓球界,八一队有很大的影响力,有很多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比如刘,还有乒乓球明星王涛和王皓。八一队本身是军事部门,队员也是军人。我妈听到这个机会太高兴了,很快就把对方叫了回来,想趁着天热把我送去八一队。
我进入八一队的时候才12岁,是队里最年轻的球员。一开始,我躲在床上偷偷哭。我觉得我离家越来越远了。我父母以后不能经常来看我,我很委屈。不过,从那以后,我也一直拿着学生的工资。刚开始是40到50元一个月,家里的补贴可以让我在队里过得很好。
我的教练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精力充沛,管理严格。除了正常的训练外,我们还会在早操时额外上课,晚上下课后额外训练。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都快十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我知道自己努力了。
和队友打赢了团体赛,作为八一队员,我们会用敬礼的方式向全场致意。我们和队友赢得了团体赛。作为八一队员,我们要向全场致敬。
随着军事管理和更严格的训练,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时国家队每年组织冬夏训练,汇集第二届国家队和省内部分优秀选手学习技能,选拔专家。2009年,我在地区选拔赛中获得第二名,第二国家队主教练李毅注意到他对我的关注度更高。
训练结束后不久,李教练让我参加了当年7月举行的第一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就是这次比赛,我获得了男单、混双、团体三个冠军。
CCTV5播出了整场比赛。比赛结束,作为国旗旗手,我带着观众身边的每一个人,举着国旗的照片出现在新闻里,传遍大街小巷。甚至我的家乡鞍山晚报都是我的新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名人。
2009年新加坡亚洲青运会,我是首次全揽男单、混双、团体三块金牌的球员。2009年新加坡亚青赛,我是第一个拿到男单、混双和团体三枚金牌的选手。
我带着荣誉进入了国家队二队,很快就通过交流赛进入了国家队一队,相当于进入了乒乓球顶级队。我的周围是领军人物龙、章继科和王皓。他们既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好队友。我们一起比赛,经常一起参加活动。
记得有一次活动安排了“玩花”。张继科用领队的手机当球拍发球,马龙顺势抓起身边人用来助威的锣鼓弹了回去。你来了又走,像风和火球,大家笑得合不拢嘴。晚餐时,郝歌还炒了一道特色菜——西红柿炒鸡蛋,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好男人。
晚上,选手要轮流站岗。郝歌作为八一老兵,虽然没有在队列中,但他还是认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我们两兄弟是八一队的,因为我年纪小,郝歌平时特别照顾我。场上场下,每当我看到有什么技术上的不足,我都会主动帮我改正。只要我和他玩游戏,我的心就会很踏实。
2012年,我和皓哥在乒超联赛上双打。2012年,我和郝歌在乒超联赛打双打。
那些年跟着国家队到处参加比赛,收获了很多知识。和队友一起,我在亚青赛、世锦赛、全运会上多次获得冠军和亚军。未来的路似乎很清晰,所以我只要参加比赛并获奖就行了。
2015年,我代表国家队去奥地利参加公开比赛,赛前体能训练时不小心扭伤了左脚踝。当时因为在国外,没有带队医,只好委托中国香港的队医帮忙做简单的冰敷。双打比赛后,我整个左脚踝都肿了,但我并不在乎结束比赛。直到回到北京两个月后,我的脚才慢慢恢复正常。
我以为伤已经好了,就没有去医院拍片检查,也没有去理疗恢复。没想到这个疏忽给我后来的伤病埋下了隐患,直接导致我因伤提前退役。
其实当时脚的一些韧带已经断了,只是感觉脚踝很软,容易扭。我没想到韧带有问题。2015年冬天,国家队一队和二队再次开始了内部交流比赛。这一次,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我的脚踝上。我赶紧去医院拍了片子,才发现受伤的脚踝周围有几块游离的骨头,还有几根断裂的韧带。因为当时我在玩游戏,再一次坚持先玩再处理。
2015年12月,比赛打完没几天,我们的教练秦老师就安排我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做手术。那次手术修复了三根韧带,做了四次微创手术,取出了里面的游离骨,贴上了石膏,之后我才休息了一会儿。
我在北医三院准备做手术,那时还没意识到严重性。本来要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做手术,当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
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我就每天拄着拐杖去球队看队友训练。有时间就做康复,每天盼着脚快点好起来。2016年7、8月,乒超联赛开始,我的脚踝还没有完全恢复。因为左脚长时间石膏,韧带萎缩,无法自由向后弯曲。我不得不每天用力拉脚踝韧带来增强它的柔韧性。
每次拉,里面的肌腱就像被刀割一样疼。即便如此,我的左脚也比不上右脚的灵活。没办法。我不想放弃。我又打了一针封闭针,带着伤去了比赛。
因为左脚不敢用力,不得不一直用右肢,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右侧。时间长了,右腿半月板成了七年级的伤。医生还是建议我做手术。考虑到手术后的恢复,我当时没有做。在后来的比赛中,我仍然坚持打封闭针,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这种状态。
受伤后的那段时间,我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受伤后,我总是感到无能为力。
带伤参赛时,竞技状态下滑严重,每一个回合都要休息恢复,然后去治疗。别人在那里训练的时候,我只能看着,担心着。不仅技术受到影响,心理压力也特别大。然后形成恶性循环,我整个状态越来越差。我别无选择,只能离开国家队,回到老东家八一队。
在八一队,我听从了教练的建议,成为了女队的教练。那段时间,虽然心里不开心,但每天都和一群十五六岁的女生一起训练,仿佛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样子。后来慢慢想通了:既然不会打,不如教别人打好!
这是我在女队执教时媒体对我的采访,称我是“90后带00后”。这是我执教女队时接受媒体采访,称我为“90后与90后”。
考虑到这一点,我激发了一些能量,每天带他们加班,带他们参加任何比赛。为了让他们取得好成绩,我不得不向前辈请教经验。后来,她带着女选手参加了全运会和乒乓球联赛,并获得了一些奖项。
在回到八一队之前,我以为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或许可以回到国家队,但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那段时间,看到别人参加比赛,特别是国家队的一些前队友退役了,还到处参加比赛,我经常会觉得痒痒的。我好羡慕他们,每天都在想他们,总是期待有一天能回到赛场。
后来新疆队来找我,让我代表他们参加全国锦标赛。当时觉得可以再打一打,比当教练更适合我。所以他在脚伤归来后接下了第一个任务,回到球场代表新疆参加冠军赛。后来有俱乐部来找我,让我代表他们参加甲级联赛,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于是我开始一场接一场的打俱乐部比赛。
这是2018年我代表广东陈静俱乐部在比赛。这是我代表广东陈静俱乐部参赛的2018年。
2019年,八一队将有机会转战军旅。想了想,我是部队的老队员了。不如早点走,做我自己的事。想通之后,我就退休了。
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只要想继续打下去,办法还是有的。我也想过退役后没有光环的事情会不会很难做。想了想,退不回来就不用退了吗?好在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不能再差了。像其他队友一样开俱乐部,边打边教是一件大事。
刚开始我也是跟风,试着和朋友在北京找个小地方。那里的条件不太好。只有一些基本的硬件设施。我们不知道如何招生,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幸运的是,以前有一些孩子从我这里学过球。他们推了两个,两个推了三个,但是我没有赔钱。
后来一个爱打球的大哥想和我合作,主动承担费用,拿到场地,于是我负责技术教学。在他的支持下,我们找到了一个1500多平方米的地方,开了一家“通州徐航乒乓球俱乐部”。这一次,体育场的规模扩大了,硬件和软件都很好,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大。
这是球馆举办的第一个赛事活动,我们的球员获得了两个冠军,两个第五名。这是体育场举办的第一个项目,我们的球员赢得了两个冠军,两个第五。
有一次,俱乐部的一位家长告诉我,现在公园里很多人在玩,一群人玩得很开心。为什么不去打,让他们看看国家队的水平?(点击[Tik Tok]记录美好生活,观看我的播放视频)
我也这么认为试一试就行了,于是去了朝阳区的清风公园,碰巧遇到一群玩球类的叔叔爷爷们。我没有透露身份,所以谈了学习。他们都非常热情。也有人主动告诉我乒乓球的基本功,教我怎么打。我拿起拍子打了一局后,主动教我的叔叔们都愣住了。后来有个弟弟认出了我,说你就是之前在国家队的尹航,我笑着承认了。
公园里的人无事可做,幸福感很强。我总是和他们一起玩,笑啊笑。遇到不认识的人,就装成小白,开个玩笑。他们也愿意逗穷人开心,和我一起玩。一场比赛后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有时候遇到一些认真的人,脸拉下来,就拿着拍子赶紧撤。
我把公园打篮球的视频上传到Tik Tok后,播放量上去了,大家都想玩得开心。但是,也有人比较认真,说我这个国家队的球员跑到公园欺负老男人。真是个英雄?有能力拉马龙出来练!当然,我和马龙一起练习,和很多明星球员一起打球。但是现在我已经退役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球员。我只想和爷爷奶奶一起玩的时候开心。我不必输赢。
此外,乒乓球注重协调和放松。精神越紧,肌肉越紧,但动作不流畅。打球时间长了,心态也逐渐发展。现在我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在公园里遇到一位玩了一辈子球的大爷,刚开始想收我为徒。我在公园遇到一个爷爷,他一辈子都在打球,一开始想带我去当学徒。
到目前为止,我在Tik Tok的粉丝接近100万。经常有网友专门挑一些有一点水平的人来组织跟我的约会,有的甚至跟我打赌,如果我输了,就得把球拍给对方,或者光着脚在公园里走来走去,总之各种好玩。
我每天晚上会直播几个小时,和球迷聊天,回答一些关于乒乓球的问题,有时候还会聊一些在国家队时的趣事,或者弹吉他唱一首歌,这两种都是我在国家队时学的。
我通常和国家队的前队友一起吃饭聊天。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的开了俱乐部,有的还坚持打游戏。这一点我最羡慕,但无论国家队有多好,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是有限的,离开只是时间问题。作为运动员,我们必须想清楚退休后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回归平凡。
对我来说,在国家队的那段光辉岁月已经成为过去。虽然退役比较早,但在乒乓球行业还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挺知足的。
【这组图文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严禁转载】
点击@尹航19940213关注本文主角
点击【Tik Tok】记录美好生活关注尹航Tik Tok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以前的文章
/离开北京体校后,李连杰当了演员,我出国教中国功夫/
/我,俄罗斯人,19岁来到中国,娶了一个东北姑娘。结婚2年才敢见公公/
/6岁失去手臂,用脚回答问题,考上了985大学研究生,目标是成为一名律师/
#给我的故事自拍#【这组图文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严禁转载】以上是@尹航在19940213分享的真实经历。如果你或你的身边有故事要讲,请点击“私信”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