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忻水,很少有人能记得中国现在是最有特色和最好的篮球控卫。
然而,在吴忻水的一场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影响了我篮球技术的进步。
吴忻水:身高1米78,曾是八一男篮主力后卫,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197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运动员。他头脑清晰,战术意识强,技术全面,是70年代中国最好的控卫。1979年,八一队遇到了来访的美国队。美国队采用扩大压防时,八一队队员很不舒服,局面一时左右为难。吴忻水利用个人突破技术,运球快速突破,打破了美国队的盯人防守。他不仅上篮得分,还为同伴创造机会,成功打乱了美队的防守体系,提振了全队士气,打开局面。在这场比赛中,八一队以8分之差获胜,震惊了全国篮球界。在这场比赛中,吴忻水独得25分,凭借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和进攻能力,为击败美国队做出了贡献,为小个子爬上篮球技术的巅峰,小个子做大做了榜样。
这是当时国内对吴忻水的评价。
我直到15岁才学会打篮球。我身体条件并不突出,应该不是打篮球的材料。但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我还是喜欢篮球。当时很幸运遇到了基层最好的区域篮球教练和一个后来在省队打球的哥哥。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们开始学习篮球。虽然身体条件很一般,但是身高只有1.7米多一点,100米的速度也就12秒多一点,很一般。然而,30米的速度非常快。后来参加了省大学生运动会跨栏比赛,前三栏成绩比第一栏快,但是到了60米就不行了(后来才知道这是我心脏本来就不好的原因),最后并列第八。
当时作为基层球员,很难看到职业篮球比赛。但是到了7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对外开放,外国团队开始在中国交流。当时最轰动的访问是阿根廷国家男篮。一下子把美国篮球带进了中国。阿根廷后卫的运球和花式插花动作一下子吸引了大批球迷。当时业余体校的职业选手和年轻人纷纷效仿,学习。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还看了一场罗马尼亚国家女篮和广东女篮的比赛。罗马尼亚女篮后卫在中场的运球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练习,我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他在大学比赛中受到了许多球迷的称赞。其实这种转身的动作并不是最适合我这种小人物的。
看到1979年八一男篮和美国明星队的一场比赛的电视片段后,我开始改变技术风格。
那场比赛早些时候介绍,八一队赢了8分。但电视片段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忻水个人的突破性技术。
吴忻水的身材并不高,这只是这个级别的比赛中孩子和成年人的对比。但他的个人突破却能在巨型球场上流畅穿梭穿插,把美国队的防守撕成碎片,让我大开眼界。
最让我惊讶的是,吴忻水的所有突破都是运球和积极的,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与当时盛行的欧美风格截然不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向左或向右摆动的假动作就做出了高速突破,他的第一次突破非常迅速合理。美国后卫在知道他在突破的情况下无法防守,他的突破一次次撕裂了盯人防守阵容。
而且吴忻水的突破不仅仅是猝死到底,更是突分、急停等变化的组合,让美国球员不知所措。在这个级别的比赛中,一个身高只有1.78的35岁后卫,拿下了惊人的25分!这种突破性的吴忻水特色,我在后来所有的国家队后卫身上都看不到。真可惜。
当时有球,吴忻水在罚球圈顶部左路突破。在完全摆脱对手后,他能够在对手中锋的防守下左手上篮。这让我大声尖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看了吴忻水的球,突然觉得以前学过的外国转身和插花动作不适合自己。根据我的个人特点,我应该学习吴忻水积极的运球技术。
事实上,吴忻水高超的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这个词!要知道‘天下武功’,只有快不破!篮球突破也是一样。
从此我就专注于突破技术的快速练习。特别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快速开始第一步,在整个突破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实第一步开始打篮球的原理和短跑基本一样,其中放松腰部是关键。在这一点上,我在2003年《篮球论坛》上发表的文章《艾弗森的技术特点分析》中做了详细的分析(这篇文章最近好像被抄袭发表在头条了)。
因为你有一些实践突破起步第一步的经验!后来直接影响了我的短跑起步技术。我在大学田径队起步最快,甚至在省高校运动会上也是如此。起跑总是比对手抢先半步。永远不要逃跑。因为听到枪响就开始了。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在启动技能上超越别人。
在学习了吴忻水的突破技术后,我的运球突破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后来的大学比赛和基层比赛中,对方没有人能防守我的突破。在一场大学联赛中,光是我的突破就击败了对手的全队。对方轮换五名球员防守我,或者平均每人三次犯规失败。迫使对手放弃他最好的盯人战术。
现在看CBA和国家队的比赛,总觉得中国篮球后卫走错路了。他没有学习最适合的小个子吴忻水的突破技术,而是学习了欧美大个子的篮球技术。
我最鄙视这些后场像花样篮球一样打篮球的后卫,左右插花的都像表演花样篮球。
比如郭,的个人条件不错,但是他走的方向不对。在比赛中,我总是更喜欢表演,而不是实战。决赛对阵广东,我甚至在后卫线上左右插花打了几个回合,最终被广东球员抢球。真的惹怒了辽宁的教练和球迷。
其实防守者的突破一定要快,要突,这样对手(包括其他球员)才能在反应过来之前完成突破,才能有效突破对手的防守阵容。当你在这里打一段时间,把全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即使突破别人也能做出有效的防守。突破基本没有意义。
而且一个优秀的防守者在突破的时候一定要把‘突分’和‘急停’结合起来,一直在篮下冲进人群是非常愚蠢的。所以我总觉得国内的几个后卫,郭、、、胡,就是属于这种一心一意的球员。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即使他们个人条件不错,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一点来看,赵奇伟确实比他们强。难怪杜峰选择了他。
赵洁和吴忻水差不多大,都是1.78厘米。然而,这与吴忻水的技术相去甚远。这就是为什么我对赵洁的评价不高。
吴忻水曾经是八一队和新疆队的教练。但是我没有看到他培养出更好的接班人。真可惜。如果他的弟子有几个像我这样有心的人(我只看过他比赛的一个电视片段),应该能出几个优秀的后卫。中国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缺乏优秀的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