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意电记者维基
6月18日,CBA官方解释了下赛季的赛制,CBA联赛将努力推动主客场复赛。同时,各参赛队可在比赛前期与全中国班比赛。目前,该计划仍需进一步批准。但一刀切的中国班政策可能并不完全公平,很有可能在联赛中“强队强,弱队弱”。
每个队都将参加所有的语文课
近日,CBA联赛召开第14届股东大会。经过讨论表决,同意CBA联赛在2021-2022赛季努力推动主客场比赛的恢复。该官员表示,下赛季,CBA联赛将在努力恢复主客场制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从初步计划中确定最终的比赛计划。目前的计划包括本地球员下赛季先参赛,时机成熟时恢复使用外援的计划。该计划正在等待上级的正式批准。
据悉,CBA股东的一致意见是,新赛季从全华班阵容开始,在中国不再要求隔离海外人员后,适时恢复外援使用政策。但除了防疫的要求外,这个政策的执行更与各个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有关。根据最新的外援工资帽,使用全华班后,每支球队至少可以节省3000万元的投资,这将为受疫情和赛制影响的投资者减少大量开支。
之前一个半赛季,CBA的门票收入几乎为零。恢复主客场比赛后,每个主场的门票收入都有来源。但是没有外援,CBA的整体享受会大大降低。此外,许多球迷已经适应了在家看球的方式。到时候门票收入会不会合理还是个问题。
从降薪到失业
自6月以来,CBA官员进行了两次“大行动”。有一次,6月7日晚,官方宣布降薪上限。单支球队外援最高工资帽500万美元,比上赛季少200万美元。二是宣布推广“复赛主客场,全语文课打”的比赛安排。外援受这两个制度变化影响最大。
工资帽新规发布后,吉林外援琼斯在个人微博上抱怨说,他需要挣钱养家,但他的工资帽和“优先续约”让他失去了成为联盟得分王的动力。琼斯一定没想到,他之前只遭受过减薪,十天之后就面临失业的威胁。
球迷最关心的外援可能是刚刚宣布回归CBA并与首钢签约的林书豪。1月10日,林书豪与NBA发展联盟圣克鲁斯勇士队签约,正式开始了他的寻梦NBA之旅。但是直到最后一刻到来,林书豪仍然没有得到任何NBA球队合同。
6月12日,林书豪通过个人社交媒体正式宣布,他将加入首钢,与团队一起重塑领先优势。2019-2020年,林书豪效力于首钢,场均22.4分5.6篮板5.6助攻1.9抢断。回到首钢可能是他职业生涯末期,即将33岁的最佳归宿。在CBA,林书豪还可以发挥职业生涯末期的光和热,同时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利益。
一旦全中国班实现,林书豪和首钢的合作将受到影响。根据最新消息,林书豪已被告知这一情况,而首钢团队表示需要与林书豪进行更多沟通。
强队更强,弱队更弱
近年来,外援在CBA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球队的战术侧重于核心外援的部署。强大外援的到来也让比赛更具冲击力,大大提升了联赛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全华阶层会使现有联盟的稳定性失衡,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由于新政尚未敲定,一些团队在处理外援时处于两难境地。一般来说,每个团队都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外援要正常签约。当时开放外援后,外援可以马上参加比赛。第二,不要先和外援签合同,等外援可以入境的时候再找合适的外援。
目前看来,一些财力雄厚的俱乐部可以采用第一种治疗方案,而一些小成本的球队为了降低费用,可能会选择第二种。这就是两极分化的开始:成绩好、财务优秀的团队可以更早锁定自己想要的外援,而运营成本低的团队在对外开放的时候可能会发现网上外援很难找到。
此外,由于每个队对外援的依赖程度不同,早期的全中国班政策并不是一个公平的方案。像广东、辽宁这样的强队,已经有了一批能力超群的国家级球员,即使没有外援,他们依然是联赛第一。而像吉林这样依靠外援得分的球队,外援实力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