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赛季,中国足协就为了限制一些俱乐部高价引进高水平外援,扰乱了职业足球市场秩序。为促进职业足球健康稳定发展,制定了调整费规定。说白了,就是不允许豪门引进水平太高的外援,因为外援会造成中超球队之间的差距过大,整个联赛就会失去平衡。不过,调整费一经出台,便在外界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它。
在球迷和媒体眼中,这笔青训费最好收。不过,足协官方给出的答复是: “这些费用将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用于资助中国足球公益活动,支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促进足球普及,促进足球进步。足球科技、公益设施建设,服务国家“足球振兴战略和发展规划” 。可以说,足协给出的答案,让人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做。以至于粉丝们这么多年都沉迷于调整费,经常错过。
就在今年,上海海港公布了2020年财报,一时间调整费成了粉丝吐槽的热点。因为,在上海海港发布的财报中,明确表示阿纳托维奇1.5亿元的调整费尚未缴纳。要知道,阿诺托维奇是2019年7月加盟上海港的,但现在2021赛季已经抵达上海港,但仍未付款,所以球迷不得不称其为“我们自己的人”。
要知道,据2019年从德国转会而来的朱易朱易透露,包括广州恒大、大连人民、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天津天海等俱乐部在内的俱乐部共缴纳了约15亿元的调整费,但他们在上海海港欠他们的。费用。对于上海海港的“拖欠”,中国足协现任主席陈旭元随后也给出了答案。陈旭源认为,无论是中超还是中国足协,都无法向俱乐部开具调整费的发票,因此不应继续收取俱乐部的签约调整费。因此,阿诺托维奇的调整费无法在上海港提前支付。
那么,陈旭源不能给俱乐部开具发票是什么意思呢?可能,指控没有依据。为什么收费没有依据?个人觉得还是跟钱怎么用有很大关系。如果当时它不是一个庞大而全面的使用方式,那么将费用专门用于青年培训也是合理的。在这一点上,今年的CBA给足协上了很好的一课。因为,新赛季的CBA还新增了一笔调整费来应对工资帽政策。
昨天,CBA正式发布了调整费征收分配方案。 具体是:1。外国选手超过100万美元(含)为50%工资帽的调整费比; 2、100万至200万美元(含)以上调整费比例为75%; 3、200万美元以上的调整费比例为150%,条款非常简洁明了。而且给出了明确的分配方案,可以说是专用于专项资金。
CBA官方规定,所有俱乐部支付的调整费平均分配给没有触发任何调整费且符合其他工资帽项目的俱乐部。调整费将由CBA联赛直接在本赛季相关俱乐部的参赛费中减免,不足部分将在下赛季的报名费中减免。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有钱的俱乐部可以花钱购买高水平的外援,但是他们需要支付调整费,然后这笔调整费被平均分配给不超过工资帽的俱乐部。简单来说,就是“劫富济贫”。
这条规则一出,就得到了粉丝的一致好评。不少球迷建议中国足协赶紧学习,这样足协不仅可以追回上海港的调整费,还可以帮助遭受经济危机的俱乐部扭亏为盈。这样一来,无论是天津金门猛虎队,还是重庆两江田径队,都能很好的生存下来。一石二鸟,岂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