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一下,本文来自虎扑网友z君星辰,本人已经只是转载,已经得到z君星辰同意。
我不知道当辽宁宣布14—15赛季的外援人选为哈德森的时候赵继伟是什么想法。辽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说起来有些固化,在球员20岁之前是基本不会给他身上背太多担子的,基本就是饮水机守护者,当然,郭艾伦李晓旭除外。然而一旦你到了20岁,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将会很荣幸的加入球队的常规轮转试一试,如果你表现的不错,那么你将会成为球队的重点培养对象。但如果你表现的不好,那么你将不会成为球队轮转主力的一员。
所以你们可以想象,当19岁的赵继伟听到辽宁找了一个后卫外援的时候的心情:头上是21岁的天才,和30岁如日中天的队长,又来了一个后卫外援,虽然上个赛季顶替有伤病的郭艾伦的表现尤其是在季后赛非常不错,但明年我到底还有没有机会进轮转阵容?
当然,哈德森加盟后一系列精彩的逆转,让球员们很快就忘记了前程如何,转而心中充满了激动。辽宁也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超级外援。当年哈德森和约什的差距。。。大体就和如今深圳布克和北京吉布森的差距差不多。哈德森不仅是来得分的,他是来成为球队的leader的。
哈韩连线引爆cba,而韩德君进攻端的爆发减轻了李晓旭的进攻端压力,二爷终于可以安心抢篮板了,而篮板方面的收益则让喜欢推反击的郭艾伦受益,郭艾伦推起了反击又使得贺天举李晓旭快下受益,可以说从哈德森到来提升了大韩开始,一环接着一环辽篮所有球员都激活了。加上末节单外援政策,使得全队突然达到了争冠级别。
如果你回去搜一下当时辽宁球员的数据,你会很惊异的发现14—15的郭艾伦,作为彼时中国的顶级控卫居然只有13.5分,场均只罚2.2球。
但是郭艾伦当时场均5.6助攻是联赛的本土助攻王,1.8抢断也名列前茅(对,这里的名列前茅不是指第一名)。
大体跟这两个赛季的赵睿一个性质,是球队的防守尖兵 第二组织者 反击箭头。当年的郭艾伦得分就三招,反击上篮,定点突破,定点三分。
当然,这并不代表之前的郭艾伦也就这三招,他的阵地战一对一突破,以及突破后的终结一直是他的最强武器,但是当球队有哈德森这种外援的时候,你只需要站在三分线外,接球做一个投篮假动作把对面的重心晃起来,或者看着对面冲过来来不及刹车,接球定点突破就可以完成终结了,比阵地战一对一容易多了。那个赛季郭士强在战术上也带来了不少新鲜玩意。辽宁成为了cba我印象中西班牙挡拆最频繁的球队。虽然球迷戏称xjbd,但是辽宁彼时确实是战术执行力最顶级的球队,毕竟球队的配置太齐全,有顶级投手,投射型内线,优质掩护人,顶级持球手。所有人都陷入了逆转好戏和神仙三分的狂热之中,却没人反应过来,郭艾伦这么打下手,合适么?
郭艾伦因为伤病错过了整个13—14赛季,好不容易到来的14—15赛季他又为球队成绩牺牲了在联赛里提升自己的机会。反击尖刀对其他人来说是个好外号,但是对于郭艾伦来说是否合适就要另说。虽然14—15赛季彼时国内球员的战术执行能力都不足,就算真的让郭艾伦持球也没啥战术好打,但是这毕竟是一个赛季的涨球期,算不算浪费真的值得商榷。然而随着冠军归属于北京队,因为郭艾伦第四场最后时刻反击上篮不中,他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也正是这样的批评声音,使得郭艾伦是不是浪费了一个赛季的问题被众人遗忘。然后呢?就是个人特训和国家队集训的冲突。一时间狼烟四起,郭艾伦再度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然,此时另一边赵继伟正因为自己被带进了15年亚运会12人而兴奋,他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只是带球过半场而已,居然能进国家队12人。从国奥开始终于抓住了机会,赵继伟坚信只要自己在国家队表现出色,辽宁队下赛季不可能不让自己成为球队主力。虽然球队在20开始重点培养是惯例,但是在争冠球队里郭艾伦都没涨球机会,就更不要提自己了,进了国家队,至少对于球队确定下来重点培养自己是一个重要砝码。
郭艾伦到底还是赶上了亚运会,随之还有一封道歉信。宫鲁鸣指导为了体现他的大度,就给了郭艾伦最好的看球席位。除了辽宁球迷没人对郭艾伦抱着希望,因为他们见证过郭艾伦宫鲁鸣这对组合有多么不协调,兼容性有多灾难。
宫鲁鸣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劝郭艾伦多练练组织和投篮,本意是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还是身为严师的指导且不谈,却全然忘了郭艾伦已经是联赛的国内助攻王,也忘了郭艾伦不能承受过多投篮训练的手腕。当郭艾伦站起来拯救了全队的时候,没人发现,那是郭艾伦少有的打挡拆的机会——哈德森身旁这一年没白待,偷师算是成功了一半——人们只看见了郭艾伦突破的杀伤能力,以及选择传给周琦的冷静。
15—16赛季,赛季初郭士强就对球迷说一定会重用赵继伟,赵继伟郭艾伦双子星特训回来,人们充满希望,然后季前赛赵继伟就不慎被自己最好的兄弟搞脱臼了。虽然球迷医生是千叮咛万嘱咐说养好了再上,然而郭士强的不信邪导致了二次脱臼的发生,为了不像孙悦一样造成习惯性脱臼的惨剧,赵继伟艰难的选择了做手术,赛季报销。
15—16的常规赛对于辽宁来说是巨大的成功,郭艾伦对宫鲁鸣表示:你说啥我听啥,然后那个赛季常规赛,场均6.2助攻,是包括了外援的联赛助攻王,场均三分1.7/4.2,命中率40.7%生涯最佳。与此同时场均罚球也涨了。。。0.9个,达到了场均罚球出手3.1次的“惊人次数”。好吧我们不该对这个数据抱有期待的。当然,进攻手段依然是老三样,在哈德森身边,他依然没机会成为挡拆持球人,他只能默默地交出球权,牺牲掉又一年大幅涨球的机会。
至于季后赛的表现也就没有什么说的必要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那个总决赛场上三个后卫球打得都不冷静。那个赛季赵继伟如果赛季不报销能不能赢下系列赛我不知道,但我敢打赌如果他在,打架的时候他下手会比刘志轩还狠。
里约奥运会的惨败使得郭艾伦场均10.2分显得只是个对他个人的安慰,宫鲁鸣说自己负责,说到做到当即下课,爷们的我目瞪口呆(咳咳),却也给篮协摆了一个大难题。中国篮球主教练,十个有八个是被广大球迷逼下课的,剩下俩是被篮协自己搞下课的。以男篮目前的实力,无论是哪个主教练接手都肯定没得善终。
里约奥运会后,郭艾伦队内地位一下子特殊起来,一方面他成为了球队的本土顶级球星,另一方面,哈德森开始被各队研究,郭士强给哈德森设计的几个战术已经开始被破解,他需要一个新的战术发起点来改变这只球队。与此同时郭艾伦对于球权的需求其实已经基本完全显露出来了,国际赛场上有球权的郭艾伦表现是可以的!所以郭士强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让郭艾伦开始逐步接手哈德森的任务。
而逼迫郭士强下决心加速过渡球权的理由则是李晓旭和贺天举的伤病,辽宁队本质上是郭士强通过搭积木方式巧妙搭起的摩天大厦,虽然看着好看然而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导致摩天大厦的坍塌。
球队的锋线真空使得郭士强针对锋线设计的战术全灭,且从球队配置上来说缺少了贺天举的无球三分和锋线两人的空切攻框使得进攻不再立体。而能够执行大量无球三分和空切攻框的球员,彼时辽宁只有一个,叫哈德森。从此辽宁开始了哈德森的无球化并且增加郭艾伦的球权比例。
16—17也是赵继伟第一次以球队核心主力的身份参加的cba赛季,场均8.8 4.1的数据说不上好看,但也是个不错的答卷,他在防守,投射,分配球这三项上体现了他相较于郭艾伦的优势。郭艾伦呢?场均19.1 4.4,缺少了两大主力的他增加了自己的得分减少了助攻,开始大量打挡拆的他得到了释放,得以证明了自己的真实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