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我所在的十几个球迷群,发言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几个月前,当新政出炉,当有球队被曝出财政问题时,他们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政策,在感慨那些步履维艰的俱乐部。
可随着各种奇葩事件一次次刷新着下限,随着足协一次次亲手推翻自己制定的规则,球迷们终于变得心如死灰。对于这个联赛,对于这个国家的职业足球,他们已经失去了期待。
“工资确认表”,原定提交截止日是1月29日,但被推到了2月28日。中性名变革,原定要在2月底完成,但直到今日北京国安也还没有正式官宣。三级联赛准入名单,原定2月出炉,后被推迟到3月中旬。这一周的消息更让人沮丧——继续等待,没有准确时间。
隔壁的日韩联赛,都用主客场制开打一个多月了。咱们且不说中超到底何时开打,咱就想问问,新赛季到底哪些俱乐部能参加中超,到底有个准信吗?为什么苏宁和泰达早就自我放弃,却时至今日,在明显超过期限之后,还在一直喊着“刀下留人”?那些传闻中递补中超的球队,比如沧州雄狮和浙江能源绿城,人家都以中超配置开始组建阵容了,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要打中超还是中甲。
俱乐部很迷惑,投资人更摇摆。原本中性名改革就心理很不爽,如今看着联赛一团乱麻,商业价值急剧下滑,到底还有什么动力去搞足球俱乐部?陈戌源都说了,中超是社会公益产品,那想做公益,有的是地方去做,为什么要搞足球?
球员很迷惑,限薪令就够让人郁闷了,转会和续约也都无比磨叽。大多数俱乐部在引援和续约上,都在拖着耗着,等等看。但具体要等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足协的政策一天一个样,今天咱这么干了,明天没准就成冤大头。
媒体很迷惑,这一两年来,中国足坛就没有什么正经新闻。要么是比赛场上的裁判争议,要么是场外的俱乐部生存危机。举报论文成为风潮,欠薪讨薪见怪不怪,虽说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但中国足球圈的新闻,早已和社会新闻没有了区别。
球迷很迷惑,原本新赛季开打前,最开心的就是讨论球队的引援和备战。看看谁来了,谁走了,评估一下自己,也评估一下对手,然后等着新赛季开打就好了。可现在呢,多家球队只出不进,显得没有目标,没有欲望,没有动力。作为联赛的参赛主体,如果连俱乐部自己都没有奋斗动力了,那这个联赛还有啥意义呢?
中国足球迷,本来就不多。千万别被国足输球时的山呼海啸欺骗了,90%都是凑热闹没事找事的伪球迷。真正愿意关心中国足球,愿意长期持续支持中国足球联赛的,也就最多10%。可这一年来发生的一切,正在让这10%的人心灰意冷。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击碎了他们最后的眷恋,中超联赛,中国足球,就真的可以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