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多壮士,胆魄比坚钢”,作为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保定从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一直都不缺乏优秀的足球人才。邸佑、张呈栋、党云飞、郎征、欧亚等都是被球迷所熟悉的名将,尽管河北华夏幸福、石家庄永昌还未达到中超冠军级别,但河北足球始终是中国足坛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邸佑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足球,由于其身体瘦弱、体格不够健硕,父母原本有心让他练篮球、武术,或者其他运动,但在整个体育场,他只对脚踢的足球感兴趣,其他则一概不理。启蒙教练付杰读懂了他内心的渴望,一带就是八年,将一个懵懂的孩童培养为一个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的“足球小将”,邸佑就这样开始和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的河北还没有专业的足球学校,也没有真正职业化的球队,尽管河北有不少足球的好苗子,但大多在青少年时就被其他地方的教练看中、选走,邸佑就属于其中的一个。
他先后在保师附小和十七中就读,1998年夏天,负责八一队的裴恩才指导一眼就发现这个身材虽然不健壮、却极其灵活的孩子,问他愿不愿意去更高的舞台发展。
年纪虽小却很机灵的邸佑自然高兴地说愿意,就这样,在众多河北籍球员中,邸佑幸运地成了八一振邦的储备人才,作为一线队替补,接受国内最专业系统的训练。
成年后的邸佑身高1米75,或许是受裴恩才影响,他从此注定了这种“汉军”球风。不以身体强悍著称,但却凭着充沛的体能、勤奋的奔跑、灵活的脚下技术、快速的转移,以边路为轨迹,退可守、进可攻,并且有一脚精准的任意球和硬朗的远射功夫,还可以边路内切,完成最后一击。
2002年,未满19岁的邸佑终于在八一队完成首秀,并在第一个赛季获得出场8次的记录,对于一名年轻的队员来说已属珍贵,但此时的八一队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那支叱咤风云的军旅强队。
在郝海东等实力球员纷纷出走后,八一面临巨大的保级压力,这样的危急关头,主教练是不敢放手使用年轻队员的。于是,进入一线队的第二年,邸佑只能枯坐板凳,在替补中等待命运的安排。
得知弟子在八一得不到机会,武汉光谷主教练裴恩才向邸佑发出邀请,让他去武汉试试。2004年,21岁的邸佑加盟武汉,成为一个异地而来,却和球队无缝对接的“灵魂球员”。
邸佑和郑斌、张军等人一样的球风,让这些湖北籍球员大为惊诧,他们没想到,一个河北的球员,居然和他们的风格一模一样,分毫不差,刚到球队第一天,就像一起合练了很多年一样,配合默契、传接球一气呵成,和球队天衣无缝。
武汉光谷5年的时间,是邸佑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是他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不仅在武汉得到稳定的出场机会,也得到了重要的锻炼、提升空间,他在右边前卫、右边锋之间打得游刃有余,时有高光时刻。
尽管他在对抗上并不占优,但邸佑不是一个只靠身体、技术踢球的球员,很多时候,他更多用脑子在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技术特点,结合场上情况,寻找最合理的出球方式和最理想的进攻路线。2007年,正是他一脚远射终结了武汉队不胜大连队的历史。
即使很多年以后,邸佑也会对年轻球员说:“踢球,不是只知道横冲直闯,凭花哨的动作和眼花缭绕的脚法迷幻对手,你看那些世界巨星,马拉多纳、齐达内、罗纳尔多,他们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都是简单有效、干净利落,最主要的一点,出球必须合理,必须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减少没用的动作,保存体力,才有最大可能的击败对手。”
2008年的武汉遭遇李玮锋与路姜的冲突事件,面临解散,邸佑忍痛诀别了这座陪伴5年的城市,来到上海中邦。一年之后他又追随昔日恩师裴恩才的脚步,再一次辗转到了江苏舜天。
人生往往充满未知的变故,短暂的舜天之旅并没有在邸佑的生涯中留下太多印记,似乎属于足球最精彩的时光,总是停留在武汉5年的经典岁月。舜天郁郁不得志的时间很快过去,尽管在离开的最后时光,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邸佑已经逐渐在舜天变得重要,但他仍然紧跟授业恩师,选择了新军重庆。
属于足球的辉煌,就像人生不多的巅峰,重庆时期的邸佑更多的充当了一个多面手的角色,在球队危急中屡屡挺身而出,帮助球队涉险过关,哪怕不是终结者,但看着球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个人荣辱又有什么关系呢?
多年远离故乡,倦鸟总要归巢,流浪太久,心身疲倦,职业生涯步入晚期的邸佑这一次坚定地选择了回归,加盟了保定容大。容大的邸佑,是当仁不让的核心,是球队不可或缺的队长和精神领袖。
没有把最好的时光留给家乡,就把生命最重要的时刻留给她,职业生涯最后的时刻,邸佑依然能打出最巅峰的状态,一个三十几岁的老将,却能不知疲倦地奔跑到终场,进攻、防守无处不在,梅开二度成了家常便饭,常有关键进球,力挽狂澜,帮助球队升入中甲,这就是一个足球赤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