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欧冠热刺对阵曼城的比赛中,有一个来自亚洲的名字响彻了阿提哈德球场和托特纳姆热刺球场——孙兴慜。“亚洲一哥”先是在热刺主场打入制胜一球,随后又在客场完成三分钟两球的成就。同时孙兴慜也以12粒欧冠进球创造亚洲球员纪录!
一时之间,“亚洲天王”孙兴慜登上了各大体育媒体的头条,成为亚洲足球最闪耀的光芒。而由于凯恩伤缺,孙兴慜更是被看作了热刺的救星,他在联赛及欧冠赛场的表现都备受瞩目和期待。
而在光芒万丈的“亚洲天王”孙兴慜背后,不仅是由个人天赋造就的,还有家庭环境的熏陶等等许多其他因素。用孙兴慜自己的话来说,从他学会走路开始,他就一直在踢球。
他的父亲孙雄政曾经是一名职业球员,虽然效力过多支顶级球队,但因为伤病在28岁便早早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这位父亲将自己未能完成的为国家队夺冠的梦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于是孙雄政转型为青年队教练,而他在培养孙兴慜的哥哥孙兴云无果之后,将培养重点转到了更有天赋的孙兴慜身上。
但他并不像大多数家长一样急于让孩子踢出成绩,而是让孩子从最基础的体能、颠球、无球跑动和有球跑动开始反复操练,而这一操练便是五年。即使孙兴慜长大了些,孙雄政还是只让他每天反反复复进行射门练习却不急于让他参加正式比赛。他始终坚持着让儿子熟悉足球的触感,精磨自己的脚下技术,平衡左右脚。
而这种模式却常常不能为欧洲教练所理解,因为在欧洲许多教练眼中年轻球员需要多多参与赛事来积累经验。同时欧洲教练也往往更希望球员能通过组建家庭、提升责任感来自律,但是他的父亲孙雄政认为家庭会影响自己儿子的踢球专注度。
但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孙兴慜模式”,因为孙兴慜很大程度上可以接受并且感恩父亲对自己的这种模式化的训练和环境,它并不能成为一种普遍推广的模式。
但正是这极为扎实和严格的基础练习,造就了孙兴慜如今极佳的球感和极为灵活的控球能力。而这样的“魔鬼训练”或许也是孙兴慜的父亲与其他家长的不同之处,他并没有给孩子一个所谓“快乐足球”的环境让孩子爱上足球,而是以强硬的态度和严格的训练告诉孩子:喜欢和从事一项运动并不容易,竞技体育更是残酷的,只有自己刻苦地不断练习,才能让足球成为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真正将自己融入这项运动。
而对于中国足球的年轻一代而言,或许做到不“急功近利求成绩”而是“稳扎稳打求基础”才是真正的解决对策,或许牺牲一些所谓的“快乐”、多一些品尝血泪的竞技体育也未尝不是一种良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孙兴慜的父母很早开始便计划让他接触世界,因而孙兴慜的童年是在新西兰度过的,这使得他在英语的启蒙上要远远早于其他人,这也为他日后融入国外的足球环境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而在孙兴慜15岁时,他被送进了首尔FC的青训营中。而一年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旅欧生涯,而来到第一站德国汉堡的孙兴慜在父亲的陪伴下不仅快速地开始学习语言交流、克服语言障碍,还在加紧训练的同时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球员。而在这期间,孙兴慜学会的不仅仅是踢球,更是如何做人,这也造就了如今孙兴慜“非常干净”的生涯——勒沃库森时期领过一张红牌,加盟热刺后从未拿过红牌。
衡量一个出色进攻球员的标准主要包括其跑位意识,传控球能力和终结得分能力。而“亚洲一哥”孙兴慜无疑在这三方面都具备了很高的水准。
作为一名亚洲球员,孙兴慜保留了其反应灵活的特点,在德甲及英超的赛场上,我们不难看到他巧妙地摆脱防守人的画面。且孙兴慜的启动和冲刺速度也是他的一大优势之一。
今年麒麟杯面对玻利维亚的比赛最后时刻,孙兴慜就利用其速度优势在边路制造了杀伤,险些复制贝尔在国王杯决赛一条龙的神迹。
【韩国对阵玻利维亚的麒麟杯比赛中孙兴慜上演“贝尔式”超车奔袭】
同样,在今年英超面对伯恩茅斯的比赛中,孙兴慜就在比赛最后的一次反击中用速度甩开后卫杀死了比赛。
【热刺英超主场战胜切尔西的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