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的一场2020年欧洲杯预选赛中,荷兰队4比2战胜了德国队,虽然格纳布里在第9分钟就帮助战车军团取得领先,但由于德国战车在下半场糟糕的表现,导致无冕之王在后45分钟内打入了4粒进球,从汉堡带走了胜利。
德国主场对阵荷兰
本场比赛,荷兰队展现了更强的信心和“控制”欲望,他们占据着大部分的控球,而德国则利用这一点在第9分钟由基米希在中后场送出一脚过顶长传,克洛斯特曼的反越位和高速推进,利用了荷兰队控球时后场宽阔的空间,格纳布里禁区内的补射让德国1-0领先。
在半场结束之前,罗伊斯获得将比分扩大为2-0的绝佳机会,但他在禁区与西莱森的1V1直接对话中并没能击败对手,他的射门被西莱森侧身扑出。
中场休息之后比赛重新开始,弗兰基-德容在第59分钟为荷兰扳平比分。7分钟后,若纳坦-塔的乌龙球让德国1-2落后。
第73分钟,德里赫特送出点球,托尼-克罗斯在点球点上一蹴而就,比分变为2-2。
第79分钟,德国后场出球失误,被对手打了一个中前场抢断之后的快攻,维纳尔杜姆接到队友的直塞之后送出横传,跟进到小禁区前的马伦轻松推射破门。
在2-3落后之后,德国队迫切想要扳平比分,但他们在后场留下的空间同样被荷兰人所利用。补时阶段,橙衣军团利用一次反击机会,由德佩在左路推进之后送出传中,维纳尔杜姆中路跟进抓住了这个绝佳的得分机会,4-2杀死了比赛。
以下是本场比赛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点:
首先,勒夫放弃控球,改打3-4-3,橙衣军团则依旧坚信他们的4-3-3战术。
勒夫在赛前就重新提到了他们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的滑铁卢,他指出德国战车在俄罗斯太过执迷于控球,而即便是由极高的控球率,但球队在控球情况下的表现不佳,反而给了对手反击的空间,在有球状态下整体的过渡和移动也显得极为笨重,他基本上把德国队一年多以来的衰退归咎到了过分控球方面。
勒夫祭出3-4-1-2
因此,本场与荷兰队的欧洲杯预选赛,勒夫放弃了对于球权的主导,他使用了一个3-4-3阵型,金特尔、聚勒和若纳坦-塔组成3中卫,克洛斯特曼和舒尔茨出任边翼卫,基米希和克罗斯在中路承担枢纽作用,格纳布里、罗伊斯和维尔纳3匹快马搭档3前锋。
德国战车的意图从开场就非常的明显,他们的阵型摆的很深,将球权让给了荷兰人,以此换取快速反击的空间和机会。
反观橙衣军团,他们依旧坚信克鲁伊夫留给他们的控球性进攻打法,4-3-3阵型依旧。
荷兰依旧是4-3-3
从赛前布置来看,勒夫的举动受到了成效,荷兰人上半场比赛没有获得太好的破门机会,而德国利用反击克制住了荷兰队,罗纳德-科曼对于勒夫战术的应对,是将两名中卫之一推上中场,加强球队在中场的控制,而勒夫则让基米希稍微退的再深一些,以帮助后场完成出球。
其次,点球判罚以及围绕VAR的争议。
这场德国与荷兰的强强对话吸引了很高的关注度,而这样高强度的激烈比赛,很容易会出现一些争议判罚,而即便这场比赛甚至没有使用VAR,但这项辅助技术也还是成为了一个争议点。
var
问题的关键在于德国队获得的点球,裁判在比赛中对于德里赫特在禁区内的手球毫不犹豫地处以了判罚点球的极刑。
然而,回放显示舒尔茨在传球之前就处于越位位置,而德里赫特的手球是无意的,他根本没有注意到皮球的落点,而他也没有用手去扩大防守面积,毕竟他已经卡住了身位,拿下了皮球的控制权。
德里赫特被判手球犯规
这个点球的出现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VAR的争议。这是一场使用了VAR技术的比赛,但国际足联为了维护裁判的权威性,是否起用VAR的权利完全被放给了主裁判,而如果当值裁判像这场比赛一样并没有使用VAR,那么这项技术就不过是无用的摆设。
现有的VAR技术和规则并不能完全避免误判,而在裁判拥有是否使用这项技术的选择权时,就给了主裁们对比赛“上下其手”的能力,而一旦裁判没有选择使用VAR时出现误判,则会进一步增加外界对判罚的不满。
第三,罗纳德-科曼成功变招,而勒夫的B计划则失效了
德国在上半场以1-0领先着荷兰,而且罗伊斯在补时阶段前的单刀机会,也迫使荷兰人必须做出改变以应对德国队的3后卫战术。
科曼
罗纳德-科曼在第58分钟做出了两个换人调整,普罗珀换下了邓弗里斯,而马伦也换下了德容恩。在这两位球员出场之后,一方面,荷兰人能够在有球和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