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游戏 / 正文

中国能生产出来土星ss游戏机吗?

时间:2019-09-26 01:42:10 作者:

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电子产业技术这么发达却无法复制一个二十年前的日本主机呢?

从32-Bit主机战争开始的那个瞬间,光碟成为了游戏的新载体,提高了一个整整数量级的容量,带来的是游戏内容与品质的巨大提升。

1994年,图像性能与当时的街机基板相较也毫不逊色的SEGA SATURN(SS,俗称“土星”)正式登场。因其2D描画能力尤其出色,当时流行着“玩格斗游戏的话与其买PS(PlayStation)不如买SS”的说法。由于土星具备一定的3D能力,还近乎完美移植了大为流行的《VR战士2》,因而一度非常流行,国内游戏机室里总有它的一席之地,很多土星上的3D游戏效果也颇为惊艳。此外,使用扩张RAM来提供更高品质游戏的做法,恐怕也只有世嘉的脑洞才能做到。

土星上诞生了大量新的游戏名作,例如《樱花大战》《电脑战机》《铁甲飞龙》《Nights》等等。这台主机伴随着很多玩家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也正是从土星开始,国内玩家出现了主机党的群分。最早开始站队的主机党并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索狗”和“任豚”(二者均为调侃的说法),而是土星和PS(两者为同年发售)。在90年代各个城市的包机房里,土星和PS的比例基本上是1比1,与PS丰富的游戏数量和频出的RPG大作相比,土星在动作游戏上始终有很大的优势,它最具代表性的六键手柄也被很多玩家视为当时手感最好的游戏手柄。

出于种种原因,世嘉在主机大战中败下阵来,最终完全放弃了主机开发。即使如此,土星也并没有被视为一款失败的机器。时至今日,大部分人仍然将世嘉的失败更多地归罪于销售策略而非主机质量。土星的很多设计很有“先见之明”,有些甚至因为过于领先时代反而没有受到重视和欢迎。或许另一件事也能从侧面反映土星的设计水平——它的模拟器是90年代知名主机中出现最晚的,效果比起PS来也更差,据说就是因为土星的设计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