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足协官微宣布郝伟接替希丁克,成为国奥队执行教练,标志着希丁克下课已成定局。这一次足协的行动非常迅速,从上午曝出消息到下午即做出决定。
这次希丁克事件,肯定并非我们球迷看到的那么简单。包括星辉经纪人公司是如何将一名72岁的老教练运作到国奥的、为什么希丁克连联赛都不看,却能将一名在葡萄牙业余联赛效力的球员(蒋泽军)选入国奥、希丁克长期不作为为何一直没人干预,等等等等。总之,中国足球的内幕就是一幕精彩的大戏,远比《权利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宏大。
希丁克的下课,引来了媒体人集体出动,这是必然、也是常见现象。具体他们都说了什么,见截图:
其实我认为没什么看头,我只觉得五星体育的评论员刘越的话能引起共鸣:别的没有,就是心疼……钱!
确实是这样,希丁克理论上是耽误了一年时间国奥的备战,但他不耽误这一年,国奥就能出线吗?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糟蹋钱。希丁克年薪350万欧元,从他这一年的工作来看,相当于给他350万欧元,他却在家陪伴家人。男篮没有拿到奥运会的门票,必须去打落选赛,如果申办落选赛,预算是300万欧元。篮球迷们大多数都认为不该花这冤枉钱申办,但人家足球轻飘飘的350万就出去了。能不心疼吗?
关于希丁克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新的足协主席陈戌源会不会一查到底。这次足协在处理希丁克的事情上并没有像以前足协一样拖沓,并且给出的理由是:备战不力。这和以往总会说点场面话,互相留面子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