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之前的中国男篮,被寄予厚望。毕竟这是姚明上任篮协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世界大赛。里约奥运会继续一场不胜之后,姚明在2017年上任中国篮协主席至今。
姚主席在任期间,给中国篮球带来了很多的变革,红蓝两队的竞赛制国家队,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国家队,可以为男篮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CBA联赛延长赛季,增加了更多的常规赛场次,变更季后赛边缘球队的对阵情况。成立CBA选秀,让CUBA的优秀大学生球员可以更快的进入职业联赛。优秀的球员也可以成为国奥队的储备人才,从而进一步使国家队的发展足够长远。
说了这么多,还得回到咱们本来的问题,咱们需要规划球员嘛?这届世界杯对于中国男篮而言已经接近尾声了,最好的结果就进入明年的奥运会,再输一年,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亚非和欧美篮球的文化水平,以及实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咱们还有亚运会,亚锦赛去对抗,去增强。
接下来男篮需要去直接面对没有易建联的局面,而不是像这届世界杯一样,什么时候咱们都有易建联。未来的几年,中国男篮没有了易建联,就需要周琦,王哲林,沈梓杰这些人去支撑中国男篮的内线,外线依旧是郭艾伦,赵睿,丁彦雨航。这样的阵容里男篮没有绝对的核心,内外线球员在心理上也不会有过多的依赖,再加上年轻的阿布都,可兰白克,男篮这样的阵容可以尝试在亚洲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即使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球队加入亚锦赛,这也将会增加中国男篮备战的压力,四年之内,咱们可以检验咱们和澳洲的水平差距。
或许很多人会说,咱们已经在世界大赛上沉寂十年了,还需要发展么?答案显然是这样的,但要知道,这十年,咱们的篮球发展是不平衡的,没有延续性的。CBA联赛赛季只有一年的一半,很多球员都在休养生息,很难使得身体状况保持在一个能够持续比赛的情况下。再加上里约奥运会之前,中国男篮的目标不再是去对抗欧美球队。更多的着重于重回亚洲篮坛的霸主地位。
CBA联赛的发展和中国男篮的发展真正去接轨,碰触世界高水平篮球,基本上全在姚明担任中国篮协主席以后,未来联赛和国家队的改革将会持续进行,短期内我们可以接受失败和挫折。现在,CBA联赛的商业价值仅次于NBA,但是我们还需要去提升CBA比赛的质量,对抗强度。如若三到五年之后,改革没有足够的成效,那个时候我们就真的需要去正视篮球的差距,那个时候才是考虑归化球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