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上任中国篮协主席之后,一直在改革,从国家队到职业联赛,试图让这两条腿都走上高速公路,让它们快速发展,但是,这两个东西本身就是对立的,它们越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会越大,怎么说呢?国家队是为国争光的地方,职业联赛是挣钱的地方,为国争光更重要,但是职业联赛更实在。现在的CBA,已经成立了公司(中蓝联),20支球队各占5%,姚明作为篮协主席,还是CBA公司的董事长,而且,由于篮协管办分离,姚明现在即使是篮协主席,但他也不是什么通俗意义上的官,他没有行政职务,他就是一个行业协会的领导,还是CBA公司这个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成为CBA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包括之前拒绝扩军和升降级又是为了什么?作者认为,20家球队成立公司,每一个球队都是股东,目的就是把CBA公司化运营,赚更多的钱。
?
为什么不扩军和升降级呢?作者认为,一方面是CBA之外的球队实力太差,一些NBL强队的队员都是CBA不要的,盲目扩军的后果,只会让比赛的观赏性下降,另一方面,CBA最近几年在商业开发上搞得不错,各自球队都得到了非常实际的好处,那就是分钱,不过,一些豪门球队可能还需要俱乐部背后的老板掏钱,但是一些不思进取的球队找几个垃圾球员上去混混,俱乐部的开资也不大,完全有盈利了,而且,以后随着商业开发的加大,盈利只会越来越多,这些球队就能坐着数钱了。正是因为如此,扩军和升降级就更不可能实现了,你本来一年能挣100万,突然有人要来和你争,你一年只能挣50万,你会愿意吗?
?
也就是说,现在的CBA,完全是资本运作的产物,把CBA包装得越好,这些球队就越能赚钱,有了钱就能请更好的外援,有了好外援比赛就更有观赏性,就能吸引更多的关注,也就更能赚钱。从首钢队4年3冠之后,CBA彻底进行了外援时代,外援找的好,甚至可以决定球队最终的战绩,最近这几年,CBA球队更是把外援的作用和价值捧上了天,好外援确实牛,但是好外援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国内球员的发展和成长,就比如说 ,我们的后卫现在大多数成为了把球从后场搬运到前场的搬运工,我们的锋线现在大多数成为了只能防守和定点三分的功能性球员,当然有人会说,丁彦雨航和郭艾伦不是挺好的吗?他俩确实很好,但是看看山东队当时是怎么培养丁彦雨航的,再看看辽宁队为了郭艾伦甚至让哈德森改打无球,也就是说,丁彦雨航和郭艾伦能够出彩,是球队大力培养的结果,但是其他球队是这样做的吗?显然不是吧,基本上都是外援大包大揽,外援解决问题,我们的球员上去就是当配角的,假如说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配角,不把基本功打牢,不提高各项技术,等到了国家队,怎么可能有好的表现呢?
?
现在的职业联赛,明星球员的收入高得吓人,一年年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有的还有广告和代言,收入不菲,这个钱挣得相对容易,在联赛中随便打打就行,反正有外援在,不好好练,不好好打也没什么问题,整天搞社交媒体,整天这综艺那综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很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年纪轻轻,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赚大钱,还能享受粉丝的追捧,这个搁谁也受不了,所以,我们现在的球员,基本上都受不了以前的“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去受这个苦。
?
现在的中国篮球,非常有意思,球员在俱乐部里不练基本功,不练技术和体能,跟着外援随便混混就能拿大钱,但到了国际赛场上就露怯,空位三分没有,罚球没有,体能不过关,国家队还需要给他们补课,这能出好成绩吗?以后,随着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可能我们也会像美国队那样邀请制了,而一些球员,可能为了更好地备战职业联赛,婉拒国家队的邀请,甚至在国家队比赛中出工不出力,毕竟为国争光不如人民币来得实在啊!随着资本的大量投入,中国的篮球会像足球那样发展吗?不抓青训和基本功,整体炒作身价加高价引进外援,假如像那样飘在天上,那中国篮球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