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游戏 / 正文

剖析:《三国志姜维传》——后三国时代的小人物

时间:2019-09-02 18:26:04 作者:

这次老猫来说一说《三国志姜维传》,这部MOD作品衍生自《三国志曹操传》,下面就来一起揭秘下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吧。

--游戏简介:

游戏本身是在《三国志曹操传》的基础上制作的MOD,《曹操传》还有很多其他MOD,最高票已经提到了很多。原作者Ratchet只制作了繁体的1.0-1.3几个版本,简体版都是由大陆玩家移植过来的。版本有许多,但剧情都是一样的,只是人物头像、配乐、角色属性、宝物等等改动了,如果是剧情党的话玩哪个版本都差不多。

剖析:《三国志姜维传》——后三国时代的小人物

--剧情相关:

游戏剧情从32关之后分为历史线和幻想线两条路线,也就是灭蜀战争成功/失败后的发展,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才可以进入幻想线。5.9一周目强制进入历史线,6.1则不会。记得还有哪个版本做了一个隐藏关卡(玩家做的),所以如果两条线都想体验最好备好幻想线存档。

剧情从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开始,历史线到蜀汉亡国为止,幻想线嘛,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个人更喜欢历史线,实在是太真实、太有代入感了。在最后,游戏里所有的关节全部打通,成都之战出人意料之余竟然还能和历史细节扣上。

幻想线里,其实即使蜀汉没有被灭国,一路顺利的反攻回去也是不大可能的事。蜀汉一向倒霉,总是关键时刻有哪里掉链子,不然未必会那么快就亡国。没道理之后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化险为夷,不过因为是脑补,所以大家都偏爱最美好的结局。而且作者其实夹带了不少私货,最后那样的统一应该是寄托了自己的愿景吧。不用太认真,看看就好了。

游戏剧情以丞相时期五次北伐和姜维时期的十一次北伐为主线,丞相北伐着墨相对较少,中间穿插有魏吴之间的战争以及三国局势的联动。

剖析:《三国志姜维传》——后三国时代的小人物

为什么说很有代入感?因为作者精细的交代了每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剧情是很有逻辑的。今人看古人,可能会觉得丞相和伯约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行事之前就有一股悲壮之气。但如果站在当时的视角来看,蜀汉几乎每次出兵都是有机可乘的。比如丞相四伐,曹真病重,曹魏西部防区空缺,又争取到了外族支援。伯约十伐,正逢淮南诸葛诞叛乱。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想要尽量多出兵的资本,就得像不遗余力地挤海绵里最后的水一样。每一场战斗,都背负着伙伴的信任、先人的期待、蜀汉的国运。所以每次开始战斗之前,都有一种“这一仗必须要赢”的强烈使命感。然而实际情况却多是胜利曙光就在眼前却功败垂成,这种挫败和无力,更真实、更能感染人心,就好像自己也是浴血搏杀的汉军其中一员。

在游戏的最后,伙伴们相继逝去、后主投降曹魏。被占领的国土再也无法收复,呕心沥血也无力回天。姜伯约、将领们、士兵们和大汉的残魂一起,死在了成都哗变之中。正照应了那句“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三国志姜维传》剧情制作 参考书目三国志 陈寿三国志注 裴松之异动杂记 孙盛英雄记 王粲益郡耆旧传 陈寿华阳国志 常璩汉后书 华峤三都赋 左思魏末传 佚名江表传 虞溥襄阳记 习凿齿蜀记 王隐晋纪 干宝晋书 王隐搜神记 干宝魏书 王沈吴书 韦昭魏略 鱼豢默记 张偐零陵先贤传 佚名魏晋世语 郭颁魏氏春秋 孙盛汉晋春秋 习凿齿世说新语 刘义庆水经注 郦道元晋书 房玄龄等建康实录 许嵩梁书诸夷传 姚忠廉历代兵制 陈傅良三国史记 金富轼资治通鉴 司马光三国演义 罗贯中诸葛亮集 张澍魏将相年表 万斯同三国志集解 卢弼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万绳渑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万绳渑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 张金龙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严耕望三国职官表 洪饴孙山涛论 徐高阮诸葛亮 章映阎孙权 章映阎复国梦:姜维 刘汉东三国殇 李民发柏杨版资治通鉴 柏杨灭蜀记 李柏孔明の圣像——姜维战记 田中文雄姜维伝: 诸葛孔明の遗志を継ぐ者 小前亮三国志——正史と小说の狭间 满田刚蜀汉政权论 上谷浩一魏晋革命前夜の政界 葭森健介三国政权の构造と名士 渡边义浩三国志军师34选 渡边义浩三国志图解 川蒲治明三国人物事典 小出文彦邪马一国への道标 古田武彦战略战术兵器事典 中国编 来村多加史异乡の草 三国志连作集 志水明曹魏政权结构及其灭亡原因研究 杨晏州

曹魏政权结构及其灭亡原因研究,杨晏州几乎是我认为剧本最佳的曹操传mod了,作者的史学功力在片尾那长长的书单里一览无遗。对于一直以来颇受忽视的后诸葛亮时代着墨力量之大,详说之细,叙说之可信,创意之强几乎无出其右。在曹操传mod里面有两位台湾朋友:ratchet的《姜维传》和白云苍狗的《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都是杰作。

ratchet通过姜维传给我们传递的东西是别具新意的,特别在幻想线中,作者借姜维之口说出或许我们的大历史并不只有一条大一统,(虽然我认为有理想主义的成分,不失为一个观点)

--人物塑造:

姜维传的人物塑造是其一大亮点,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对姜维传不感冒的玩家未必认可姜维传的情节发展脉络,但都对其人物塑造不吝赞美。作者能吃透史籍描写,又能从优秀动漫塑造人物的方法中汲取营养,因此能在有限的戏份中塑造出一群生动又不违历史的人物群像,并不奇怪。

《姜维传》的人物塑造主要有几种手法,一种是完全架空虚构的人物,这种在《姜维传》中是绝对少数。另外,即使是正史无载的人物,也不是完全向壁虚构,例如女主角之一杨兰便是来源于光荣早期战棋《孔明传》,背景西羌女将也与《孔明传》的原设定相同。至于常败军参谋宁随,这个名字取自于《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副将。

一种是史册中记载比较少的人物,甚至只有只言片语。这种人物在《姜维传》中往往是主要配角,因为史册中记载少,反而方便剧情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史实人物的身份又保证了代入感。马亲王《风起陇西》中成蕃狐忠就是这个原理,《姜维传》中的典型则是诸葛果曹绫句扶柳隐等常败军骨干。常败军的智囊诸葛果典出《历代神仙通鉴》,是诸葛亮之女,后得道于成都西郊,《姜维传》沿用这一设定,在历史线最后也让她返回成都修道并守护姜维的墓地。曹绫的原型是历史上姓名阙载的曹魏东乡公主,《姜维传》让她成为见证曹魏后期政争的线索人物,并在幻想线中有闪耀表现。至于句扶柳隐,一为蜀汉历史上和王平并称的中期名将,一为历史上“数从大将军姜维征伐……迁汉中黄金围督”的蜀汉后期将领,由于汉国注记无官,行事多阙,恰好给了作者发挥的空间,成为《姜维传》中颇为鲜活的人物形象。

剖析:《三国志姜维传》——后三国时代的小人物

另外则是史册中有比较多的笔墨,比如在三国志中有正传的人物了。这类人物除了姜维大多是剧情中的配角,对这类人物,作者的塑造方式也不尽相同,对比较次要的人物,一般会采用动漫式的方式,从史籍中提取出特征来夸张处理,以期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规劝过王平改变镇守汉中方略的刘敏被处理成了啰唆的唐僧型形象,“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的留赞则成了“大吴歌神”。至于比较重要的人物例如:邓艾钟会司马昭乃至姜维,则是通过不同的侧面反复勾勒,虽然不一定代表正史上的真实人物形象,但至少代表了某种创作者对史料的理解形式。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例如贾充、诸葛诞等,对他们在汉魏政局中的心态描写也堪称入木三分,不过目大量材料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最让我意外的是文本的语言风格,看过不少历史同人小说实在对刻意仿古的语言很反感。如果文言水平不足会让文本看起来很别扭,即使水平足够完全用文言来写的话玩家又看不懂。个人比较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