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赛季的中乙联赛中,河北精英在北区有着不俗的表现, 24轮联赛,只输了一场球。其中球队的前国脚高中锋石俊已经36岁。近期,石俊接受了中乙联赛官微的采访。
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大连人可能没有不喜欢足球的,小时候是我的父亲第一次带着我接触足球,在我没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应该五六岁的样子。
大连的足球底蕴,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浓郁,历届的国家队都有很多的大连人。至于具体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这就是底蕴吧。
瑞士留洋时期的石俊
当年,能够以那样的方式留洋,除了是对我个人能力、各方面的认可外,我觉得更多的还有很多运气在里面。至于收获,实在是太多了,对我整个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然后整个的思维方式,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在那个年龄,以那样的方式出去,对我的内心、整个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冲击。至于收获实在太多了,可能不是一两件事能说得清楚的。
拿我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留洋的球员相比的话,他们准备得可能更充分些,背后的团队等准备,可能比我那时候更加完善。
我留洋时,与中国球员在国内踢球的收入相比,中国球员在国外踢球的收入会更高一些。现在可能反过来了,中国球员在国内踢球就有很高收入,如果出去留洋,收入可能倒会受影响。这是从表面看比较明显的差异。
还有就是,我当时出去留洋时,中国足球的大环境还比较闭塞,大家对足球的理解,还属于原始的状态。现在,中国足球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很多优秀的球员、教练员、团队进来以后,中国足球确实进步很大,现正在逐渐与国外缩小差距,离真正的职业足球还有距离,但距离正在逐渐拉近。
国家队时期的石俊
现在这个岁数,再回看当年的话,其实很多问题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些。当年第一次入选朱导那届国家队,朱导与徐导对我考察比较多,后来通过交流,知道他们更多的是看中我的潜力,觉得我的潜力非常大,很有机会通过比赛达到一定高度,对我是比较期待的。
但当时的自己,没有那么多的交流,只是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配得上,真把自己当成国内最优秀的球员了,心理还不是很成熟。
不光是我,在那一批球员中,包括现在的很多中国球员,这种不成熟的心态,会导致在向上发展时遇到瓶颈。现在想想有些后悔,算是走过的弯路,不希望以后的球员再犯这样的错误。现在回看,才把这些问题看得比较清楚,当时确实心理太不成熟了。
年轻的时候,包括留洋这段经历、国家队这段经历,一下子来了以后,觉得自己遭了这么多罪,付出了很多努力,觉得这些都是我应得的。现在回头再看,这一点点不是成就的成就,真的是很多人在帮你,太多人在帮你。
伤病确实是每个运动员最大的天敌,也是每个运动员根本没法绕过去的天敌,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了。伤病有太多不同的原因,有的时候跟你的训练有关系,有的时候跟你训练以外有关系,有的时候跟自己心态、医疗水平有关系。小伤有时可能会经历一段很长的周期,大伤有时很短的一个周期就能解决。但是你绕不过去,永远都绕不过去。当踢球的时候,你就会忘了这一切,心理的阴影,你自己会去克服。伤病,面对它吧。
我看佛经,并不只是为了让心态变得更平和一些,其实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比较感兴趣,从欧洲回来之后开始变得更加感兴趣。总感觉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那边的思维方式、文化属性不太一样,就开始喜欢去接触,弄明白一些东西,看明白一些事。这些东西,接触多了,会对平时心态、思考的角度有帮助。
王菲克、崔浩这赛季能有这样的表现,跟他们平时除了训练以外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他们身边,你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对足球多有欲望。当然了,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出绝对的问题。
我们是比较重视团队的球队,他们的表现,跟身边队友的互相协作、教练员的使用调度,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有各自擅长的方面,在这里我就不方便细说了,看了他们的进球,你就慢慢能知道他们各自擅长什么了。我们在一起配合也非常开心,他们都有很好的能力。
这个赛季,我们的进攻手段、队员的特点是比较多的,互相牵扯之下,我们的进攻变化比较多,大家把握机会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今年有这么好的数据,都是相互的嘛。崔浩之前踢后腰,我刚来球队的时候,他的转移、脚法都是比较突出的,你看他的进球多是远距离的,脚下的进球多一些。王菲克在边路的突破、射门的把握性都是非常强的,很有特点。我就没什么特长了,我就只是踢球时间比较长。
我并不觉得河北精英比其他北区中乙球队更有优势,我们球队就只是把当下每一个细节,包括训练、平时管理等方面尽力做得更好一点,大家齐心协力,这可能就是我们唯一的优势吧。
与前几个赛季相比,你觉得本赛季中乙有什么明显不同
这个赛季中乙最大的不同,就是赛制的不同,有南、北区第一名之争,联赛漫长,缺少了一些偶然性,大家更多地会把注意力放在排位上。从前两个赛季开始,慢慢有中超、中甲高水平球员来到中乙踢球,这个赛季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