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中超 / 正文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时间:2019-08-22 21:13:01 作者:

外界期待已久的足代会终于来了,即便本次会议有些决议的内容早已被曝光,但是当与码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戌源走上了台前,中国足协终于有了第一位,与体育总局系统没什么关系的专职主席。

从码头工人到集装箱专家!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上海是以港口发家的中国第一大城市,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上港集团能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最大的港口集团,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关。但是让我们把时间推到建国初期,上海港一年的货物吞吐量不过才190万吨,而如今这是一个年吞吐量超过7个亿的大码头。而在目睹上海港每一天的发展之时,陈戌源也从一名基层员工开始,慢慢的往管理岗位转型,最终爬到了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位置上,成为了为上港集团服役了46年的“化石级员工”。

其实陈戌源进入上港集团,可以说是赶上了一个契机;1973年周总理在港口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由此上海港掀起了建设浪潮,在三年间新建了22个泊位。或许正是受到了这股热潮的影响,17岁的陈戎源正式加入了上海港,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做起。日后在回忆起当初的经历时,陈戌源依旧透露着自豪感:“那时做一名海港工人是很伟大很光荣的事,而我能加入工人阶级的行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到无比自豪。”

伴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陈戌源的才华得到了体现。除此之外,他还有着出色的口才和文笔,曾经在《上海海港报》上发表过多篇诗歌和散文。文笔不错+工作踏实的陈戌源,先是被调到港务局办公室担任秘书,之后又被调到了上海港务局团委工作,从此走上了管理岗位。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当陈戌源开始转型,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在转型,对人才变的更为渴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奔校园。而陈戌源在上海港团委工作期间,也曾有幸被提拔到中央团校读了两年大专;而在大专毕业之后,他也一直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最终他从上海海运学院,拿到了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

在学习的过程中,陈戌源在上港集团的职位也越来越重要,宝山是陈戌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年从团校回来以后,陈戌源先是回到上海港团委工作,到了1988年,他离开了团委,出任上海港宝山集装箱装卸公司经理,这是他第一次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从被派往宝山开始,陈戌源开始有机会出国学习,领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认识到了差距,并不断带回新的技术和理念,改善了一些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时,陈戌源迅速的成为了一名集装箱专家!

推动改革+高瞻远瞩,将小渔村打造成航运中心!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始于吴淞口,兴起于黄浦江的上海港在上世纪90年代,港区遍布黄浦江两岸;但是因为浦东新区以及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对港口和航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上海港同样面临着结构调整。

在调整的过程中,上海港曾经与李嘉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经营宝山等三个集装箱码头。而在双方磨合过程中,有过不少隔阂和矛盾,但是当双方逐渐熟悉,合作顺利进行下去,奠定了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的基础。也就是在这个阶段,陈戌源“带队伍”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曾经为了给员工争取利益,跟李嘉诚方面代表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很多事也总是冲在前线亲力亲为。几年后,上港集团等五家国企,共同成立了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陈戌源出任董事长兼任了上海港务局副局长。而这家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了外界的想象,这也成为日后陈戌源先后担任上港集团总裁、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基础。当陈戌源的职位越来越高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全面,而他最为重要的举措,则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最好的体现是洋山深水港的运营和建设。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这里汇聚了陈戌源的心血

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港的发展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便是码头都在黄浦江,水深不够,最多能停靠一万吨的船。为此上海港在外高桥开设了新码头以后,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港口也可以停靠更大的船舶了。但是随着海运的不断发展,当船舶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外高桥码头在超负荷运行时,最终他们盯上了原本属于浙江地界的洋山。

对于上港集团的发展以及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洋山港的建设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世界范围内,建设这么大的港口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当初在很多人看来,建设洋山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建设洋山港的过程中,陈戎源和他的团队也顶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当洋山港真的建成了,在工艺上,先后得到了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而在职能上,推动了上海港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码头,奠定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如今看到干净的黄浦江,享受滨江两岸的舒适和美丽,同样跟上海港的结构调整有着直接的关联。

以人为本,用管理码头的方式来管理足球俱乐部!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作为港口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洋山港的壮大,倾注了陈戌源所有的心血和努力;他大刀阔斧推动改革,高瞻远瞩的眼光,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成功的领导。陈戌源在这些年中,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这套理念的基础则是“以人为先”。比如说他一直都在推进员工持股,而当初因为上海港结构调整而被迫失业的员工,每年集团都会给他们安排体检,发年终奖。今年4月,《福布斯》杂志首次推出的最受信赖公司榜上,有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上榜,其中17家来自中国大乱、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上港集团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国企。

当上港集团的发展越来越壮大,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时,他们先是在13赛季开始前冠名赞助了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并在14赛季结束后,正式从根宝手中接过了俱乐部。也正是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的出现,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陈戌源。

与大多数投资足球俱乐部的国企领导一样,陈戌源自己也是个球迷。在接手上港之前,他曾多次前往虹口观看申花的比赛。但是从球迷身份转变为俱乐部投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几年对陈戌源也好,上港集团、上港俱乐部也罢,都是一个积累和进步的过程,他们身上的快乐、压力、痛苦同在。

从码头走出的足协主席“改革先锋“陈戌源的传奇奋斗史

虽然陈戌源并没有成为俱乐部具体事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