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竞头条 / 中超 / 正文

「七贤论道」宋卫平的足球江湖:相见不如怀念

时间:2019-07-30 19:20:10 作者:

老宋跟绿城和足球说再见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一天还是来了。

他的足球生涯共计二十二年。跟他差不多漫长的,原来还有重庆造汽车的尹明善,河南造房子的胡葆森,组成民营企业足球老板三驾马车。是尹明善先撤,胡葆森还在坚持。听说老宋也要撤,同为五零后、同为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老胡,不知道会不会抱怨:说好一起白头,你俩偷偷焗油。

眼下水深火热的申花足球前著名投资人朱骏曾说,他最佩服的足球人有两个,一是徐根宝,二是宋卫平。宋卫平跟朱骏不熟,对他的佩服很不以为然:我要他佩服干嘛?宋卫平跟徐根宝打过一次交道,就对申花队产生了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感情:绿城打申花不需动员,赢球和平局奖金都翻倍。2001年那次惊天动地的5.19下午,绿城球迷至今耿耿于怀,何况当时坐在主席台上的宋卫平。

那年老宋刚四十出头,球迷和足球记者就习惯称呼他老宋。那时的老宋对足球的投入程度和自信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许家印。老宋是恢复高考后杭州大学历史系第一批高才生,那时的历史系是最热闹的专业之一,他的同学里出了好几个地产大佬,还有知名作家,老宋对自己的三样很自信:围棋,武术,文化课。他曾说过,如果只考这三门,他没有对手。

老宋在上个世纪末开始搞足球,先青年队,后来乙级队,碰了几次钉子,从延边拉来一支队伍进军职业联赛。开始的几年,老宋行使领队、主教练职能,赛前动员和战术布置,中场休息,赛后总结,他事必躬亲。有时候,还代行体能教练一职。某次球队失利,他觉得是拼劲有问题,要抓作风建设,把早操改为练武术。当时俱乐部里有个五十来岁的小个子工作人员,满面红光,太阳穴隆起,一看就是练家子,一问,果真出自武术世家。

至少有十年时间,每隔一周左右,老宋雷打不动驾临黄龙体育中心主席台正中,眯着眼支着颌,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场上风云。形势大好时,他会抽出万宝路,悠闲地抽一口。后来,他的桌面上有了眼镜盒,球迷们发现,老宋慢慢老花了。

「七贤论道」宋卫平的足球江湖:相见不如怀念

大概从2011年开始,老宋光临黄龙的频率慢慢少下去。有很少一段时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房产界人士后来回忆,那段时间老宋经常在杭大路的绿城总部熬通宵。那是房地产历史上的一次严厉调控,负债率高企的绿城生死攸关,他忙着救亡图存。

绿城足球从来不算豪门,但在队员和教练圈子里口碑一向不错。就是在那次调控中,绿城俱乐部也史无前例地出现欠薪,时间不长,数额不大,也没有激起社会反响,但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绿城足球缺钱。

球迷和媒体发现绿城俱乐部缺钱,是因为俱乐部添置的土炮洋枪都比较寒酸,成绩也像王小二过年。吴金贵那任在亚冠火了一把后,在中超年年闹保级,颤巍巍撑了几年,还是掉了下来。

在球迷的责怪、同行的嘲讽、媒体的不解达到高潮时,绿城公司一名女员工很委屈:你们知不知道,球员的每一分薪水,是我们物业员工一扫帚一扫帚扫出来的啊?后来楼市反反复复调控,绿城集团经历九龙仓、融创、中交来来往往,绿城足球一直没有阔过,历任俱乐部老总为筹款使出浑身解数,一直杯水车薪。

老宋搞足球进入缺钱时代,中国足球的大门口来了野蛮人,中超进入疯狂烧钱不眨眼的时代,没有十亿别谈夺冠,没有三亿休想保级,而年投入只有一亿左右的绿城,想重返中超实际上成了奢望,即使杀回中超,都基本上也是一年后原路返回——家贫万事哀。

最近四五年,老宋很少现身黄龙主席台,也极少光临绿城中泰训练基地,很多球员都没见过老板的尊容。是年事渐高、对足球的激情不再,还是球队成绩不佳、心灰意冷,外界无从得知。圈内人只知道,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在他的小镇上,那是他一身的情怀,和后半辈子的事业。

「七贤论道」宋卫平的足球江湖:相见不如怀念

绿城房子的品质,让销售额排名前几位的地产巨头望尘莫及,但地产不是个讲情怀和文化的行业,资本运营上绿城至今没有入门,当然也可能是老宋没想入门过。杭州四五前年投资了绿城桃李春风小镇的,现在资产可能已翻三、四倍,但老宋除了口碑,并没有收到其他回报。对品质和品味近乎病态的苛求,注定不可能像那些在三四线城市跑量的房产巨头那样积累起天量财富。

老宋没钱,已经不是圈内秘密,近几年几乎每个绿城球迷都知道。外界知道的不多的是,绿城俱乐部这几年窘迫到“卖儿卖女”为生。最近四、五年卖到中超俱乐部的绿城精英,已经能凑足一个完整出场阵容,从国字号守门员到国字号后卫、中场和正印前锋。绿城对中超各队的贡献,已经超过徐很宝的崇明基地,超过人才辈出的鲁能青训,当然也超过大斗进、小斗出的恒大体系。

很多人以为绿城卖人赚了大钱,其实他们有苦难言。足球和房产都不是讲情怀的行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就是收入的高。身处中甲的绿城,薪资待遇的天花板触手可及,当打之年的球员很难抵挡豪门的银弹攻势。趁着合同到期前一年放行,俱乐部多少还能赚点转会费,否则合同一到期,队员卷铺盖走人,俱乐部颗粒无收。绿城每一桩球员转会,都是满纸辛酸。

曾经不止一次,老宋说过,哪天不造房子,有两件事会一直做下去,一是足球,一是教育。他对职业足球意兴阑珊之后,对足球少年和足球娃娃情有独钟。浙江的全运会足球队都是绿城张罗,老宋亲自过问球队的组建,参加球队的出征,观看每场比赛,为每场比赛的胜负悲和喜,而现在,这样的风景将成为过去。

不是他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中国足球水平虽然没长进,但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玩法已经天翻地覆,一切物是人非。职业足球不算成功的绿城,一直以青训为荣,但青训除了口碑,也不能带来实惠。有几个在中超豪门大杀四方、身价以亿计的当红小生,从绿城出走时还未成年,绿城无法用合同约束,作为补偿的培训费,还不够他们在绿城足校或梯队几年里的学杂费。

「七贤论道」宋卫平的足球江湖:相见不如怀念

二十二年时间,足球上的二十多个亿真金白银的投入,没有拿过一次冠军,只有两次降级,与当初老宋自己规划的蓝图相比,相差甚远。除了缺钱,他也累了,该歇歇了,把有限的精力投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若干年后,老宋回首自己当年投身足球时的情景,可能会有我们重读木心的《从前慢》的感受。中国足球早不是当年小打小闹

相关资讯